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关于对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素质教育综合督导的意见

根据《无锡市初中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方案》(锡教督〔201414号),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组于2016128日,对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进行了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督导前一周,学校已将近三年学校工作总结在校园网上向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公示。专家组听取了王陆雁校长题为《积学精业谋发展,余思致远铸品牌》的专题汇报,通过听课、访谈、问卷,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考察等手段,较全面地了解了学校的发展现状。其中,学生问卷调查1362人,教师问卷调查184人,家长问卷调查2042人,个别访谈教师18人、学生12人,前期随机听课45节,同时抽查了部分教师的备课笔记和所任教班级部分学生的作业。在此基础上,督导组进行了梳理汇总和评议评分,并对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进行了现场反馈。

专家组认为,积余作为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在悠久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勤、诚、恒”的校训。三年来,学校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推进强师工程、构建特色德育新体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打造积余教育品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突出的业绩,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社区、家长的充分肯定,先后取得了“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江苏省中小学书法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平安校园示范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专家组经过认真研究,围绕成绩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近几年发展的主要成绩

(一)办学思路清晰,发展规划前瞻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年度工作目标明确,落实有力。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规划文本思路清晰,背景分析客观,目标定位适切,程序民主。学校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重点与全面兼顾,并合理分解到各个层面,实施扎实有序,效果明显。按教育规律办学自觉性强,工作目标明确,素质教育的氛围浓。抓规范、抓质量、抓特色的责任分解明确,措施切实可行。师生知晓率、认同度高。年度工作重点突出,措施符合校情,促进学校持续发展。近三年来,学校形成了“谦和兼容 日新至善”的新时期积余教师核心价值观和“养正乐业 和谐共进”的新时期积余价值观,让积余百年文化精髓深入到每位教师的内心深处,内化为行动准则。在立德树人、课程与教学、队伍建设、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提升,产生了良好的办学效益与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管理机制优化,办学行为规范

1、制度健全规范,执行严格有序。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制定并完善了学校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依法维护教学秩序和师生权益,并形成了配套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走上了依法管理、自主管理和创新管理的轨道。学校教代会制度健全,党务(校务)公开渠道畅通。形成了有效的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机制,确保了学校教育事业的稳步有序发展。能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督导要求,制定了《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素质教育年度自评工作方案》,开展全员参与、全面铺展的自评工作,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措施落实检查到位,近三年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2、课程开齐开足,校本课程丰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五严”规定,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各类课程。三年来,学校努力提高积余学子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持续优化校本课程,走特色发展之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和学校内部、周边的资源优势开发特色课程,目前开设的校本课程有书法、绘画等艺术类课程,有风筝、航模等创作类课程,有歌会、运动节等活动类课程共20多项,其中,特别是书法校本课程成为深受全体学生喜爱的学校特色课程,校本教材《硬笔书法教材》获得了全国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此外,还有文明礼仪类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收获了累累硕果。这些课程的实施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教学制度科学,评价以人为本。学校注重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有健全科学的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和质量检测制度,有严控学生作业总量的有效机制,由班主任牵头,严格控制每班学生的作业总量。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对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评价教师则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改进教学为原则,不以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评价教师。

4、落实阳光体育,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实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方案不松懈,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切实加强体艺教育,师资配齐配足,学校按体艺“2+1”实施方案开展各项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使每个学生较好地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学生运动和艺术技能有提升,成效显著。

(三)立德树人求效,教学精细扎实

1、构建德育体系,提高育人实效。学校秉承“积学精业,余思致远”学校精神,赋予德育工作“积余”印迹,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德育工作体系,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理想信念,努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围绕“人人争做积余好少年”的目标,形成了“一月一主题”序列活动,还积极创设各种条件,有效开展艺体、科技、经典诵读等各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培养兴趣、展示特长的机会与舞台,“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等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贯穿每个学年,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师生参与面广;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综合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活动由校内拓展到校外,为学生实践作了有益补充。

2、变革激励机制,发挥评价效能。“积余好少年”系列争章夺星活动,在原有的评选、颁奖活动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适合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目标,并且在活动中,不仅重视形式的改革,更注重过程的教育效能。在“积余好少年”评选、表彰环节上,又增添了撰写获奖感言以及公开展示环节,整个过程规范、隆重,还巧妙抓住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变说教教育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参与性、体验性教育,有效地加大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力度,促进了学生的文明成长。

3、涵育道德智慧,增强德育理性。学校深入推进省级德育课题《班级生活中涵育道德智慧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德育室借助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新方法、新途径,以培育学生道德智慧为核心构建和谐班级,在构建和谐班级中培育学生的道德智慧,使二者互动共生,让班级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效地促进了优良班风的形成。学校大队部获得了“江苏省优秀队集体”,学校团委获得了“亲民团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4、教学管理严格,常规产生效益。学校始终追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少教多学”,构建新课堂标准,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奠定基础。教学管理工作重平时,抓实效,按照教学“五认真”要求,通过备课组、学科组、校级的分层管理,开展多层级、多形式的自查、互查、交流活动,使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绩效考核方案导向鲜明,护航教学教研常规。尤其是其中的单项奖、学科组考核细则,指向过程化管理,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常规的落实、教育科研的开展,让考核促进常规管理,让常规管理出效益。

5、课题研究引领,撬动课堂改革。三年来,学校扎实开展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度学习观下‘少教多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直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两个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由“教材中心”向“方法中心”转变,实现了课堂教学中引导教师注重学思结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校教学质量稳居高位。

6.多元评价助力,促进终身发展。学校改革单纯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设计校本化的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德育处开展的“积余好少年”争章等活动,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又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学校充分关注后进生在原有层次上的点滴进步和发展,并通过课堂及时性评价、作业、试卷个性化批注,激励孩子朝可实现目标前进。学校分类指导的做法值得推广,即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任课教师给出相应的学习指导和建议,开展学科探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困生,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涵学慧师培智,德能和谐进步

三年来学校能始终把推进强师工程作为重点工作坚持以师德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教师培训为抓手,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以不断提升,为学校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端正,长期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引领学校打造积余教育优质品牌。通过规范选拔制度、完善岗位职能等措施,使中层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管理水平和效能不断提升。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开展多种务实的特色活动,使“努力做家长尊敬、学生爱戴的积余老师”成为教师的共同目标,“爱生若子,待生如子”成为教师的行为规范,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坚持走“涵学慧师”之路,培训制度健全,有方案、有过程、分层次、多形式,骨干教师比例逐年提升,引领作用不断扩大。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培养,采用“自下而上”“自选菜单”等新颖的培养机制,大大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五)积极改善装备,提升管理效益

学校重视教育装备的配备与管理,各学科仪器设备、专用教室,按照省教育装备I类标准基本配置到位,随着2015年学校改扩建一期工程的竣工,新的教学实验楼、图书馆大楼拔地而起,古色古香的书法专用教室、美观大方的舞蹈音乐教室、温馨舒适的心理咨询室、功能齐备且极具学科特色的生物室、历史室、地理室全部建设到位,教学设施更加完备先进,有效改善了教学条件。学校配置务求实效,满足教学需求。学校致力于完善校园网站,以教育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全面开展信息化工作。专用教室管理规范,设备使用率高。学校在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同时还有所创新,聘请科技公司量身定制“积余电子备课系统”,建立“九思积余”校园微信群,“一起作业”APP的深入应用,提升了管理效益。学校教师、学生对设备、图书、专用教室的配置、管理满意度高。

二、进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 学校文化建设要进行整体规划,尤其是在文化体系上要进行重新构筑。积余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也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但现在学校关于文化的概念有善雅积余、九思积余和“积学精业,余思致远”学校精神,对此,建议要进行整合、提炼,提取文化精髓。同时,充分挖掘和运用这百年积余的文化内涵及底蕴,要结合校园改造,积极推进校园物质可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文化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进一步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新路径。积余实验学校作为区内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当进一步探索总结出经验。“九年一贯制”办学目前国内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九年一贯制的优越性的展现,需建立在中小学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之上,需要全面实施一体化管理,真正做到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特别是体现在师资的融通、课程的一体以及学制的改革探索上,希望学校为区域九年一贯制办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3.办学特色需进一步凝练、聚焦。目前,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呈现一定的办学特色。然而,与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尤其是在课程的整体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要做到科学化、系统化,要进行顶层设计,有效开发。真正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更为宽广的“跑道”。

4. 要进一步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将要在较长一段时间进行整体改造,学校安全工作面临很大挑战。学校要前所未有地重视安全工作,明确责任,分解任务,严加防范,长效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16.0pt;font-family:仿宋_GB2312;mso-hansi-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 宋体;color:#333333;mso-font-kerning:0pt'>精心培育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学校要认真谋划 “十三五”特色建设整体推进策略,科学统筹特色建设项目整合工作,把社团活动和课程建设有机结合,纳入日常课程建设中。要加强对劳技教材与学生认知基础、认知能力的契合度研究,编制出更加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劳技启蒙、普及、提高教材,多管齐下,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让学校的特色更鲜明,有效扩大知名度、普及面,形成劳技教育的核心优势和辐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