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研究”中走向教育督导的深处
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督导室 计亚萍
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是“督政”和“督学”。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督导逐渐由督政为主的“外延监督”向以督学为主的“内涵督导”转变,教育督导中要介入研究的元素,对督导中发现的案例要去审视它,研究它,提出科学的、合理的整改意见,提出破解难题、突破瓶颈的有效对策,从而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品质发展。
随着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实践的深入,对教育督学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禁会思考这样思考:“教育督学的素养该如何提升?”“教育督学专业化成长的规律是什么?”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以挂牌督导“三研究”为抓手,可借助“叙事研究”“访谈研究”“诊断研究”这三种研究方式,从而不断走向教育督导研究的深处,全面提升督学专业素养。
视点之一:
例谈研究:基于被督学校的现状
例谈研究是基于被督学校现状的研究,就是抓住教育督导实践中的某种经历展开研究,一事一议,做到切口小,开掘深。在督导过程中,督学要有一双慧眼,敏锐地感受一所学校的管理文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文化、学生的学习文化的现状,从而剖析其亮点和不足。
做好例谈研究,做到四点:一看、二查、三谈、四调,来获得对一所学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等方面信息资料。一看,包括看静态的和动态的两个方面。静态的主要是校容校貌。走进一所学校,督学要敏锐地捕捉学校最常态的信息,从校园环境布置,文化墙的布置、学校的三风建设、景致的摆布等每一个细节,看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想;看实验楼专用教室、图书馆等,关注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图书馆的流通率和登记保管等;看洗手间卫生,关注学校的后勤管理。动态的就是看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学是否符合国家课程标准,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等;看学生行为,学生课间的活动情况,是否有序活动,是否文明有礼等;学生做操时的表现情况,学生是否认真,动作是否到位;阳光体育活动是否正常开展,活动是否多元,学生活动状态如何?二查,主要查阅与教育督导指标相关的资料,摘录相关数据,如,师资队伍建设就要关注教师学历比例及骨干教师增长比例,查阅学校图书室藏书量、阅览室图书的借阅流通情况,按要求达到初中学生年生均借书不少于14册,小学生年生均借书不少于10册等。作为督学,这些数据都不容忽视,要认真地从资料中来获取。三谈,对教师、学生访谈,督学要围绕督导指标设计问题,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从而获得鲜活的信息,如询问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是否正常?平时考试次数多不多?作业量怎样?早晨几点到校?晚上几点放学?学校有无乱收费现象?老师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吗?通过访谈了解学校规范办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等情况。四调,是在师生、家长中进行调查问卷,可调查学校的管理、教学、收费等情况,从而测算学校的公众满意度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整合信息进行例谈研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视点之二:
叙事研究:从讲述校园故事开始
叙事研究主要运用于教师督导,它是督学用叙述的方式对督查中感受到的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揭示内隐于这些故事背后的教育理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及价值意义。
教师督导不仅仅停留在课程和教学上,更要注意教师督导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要深入课堂,把目光投向课堂,投向教师的教学行为,拥抱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审视教师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效率,从而真正构建起督中有研的督查智慧。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师较高的学习力、较强的科研能力,要考察教师的自我学习、团队学习、科学研究及教育创新上。在深度上了解教师以上几方面做到了什么程度?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需要什么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是什么?
叙述的故事要体现以下几点:情境性,故事生动、真实,体现一定的教学现场;典型性,故事所描述的问题要具有代表性,充满匠心独运之感;主题性,有鲜明的主题,故事中要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能给人以启发。
请看下面一则故事:
让每个人都成功
那天上午,一位资深督学与我谈到他2013年5月在崇安区一所学校 “一日督导”的情况。他特别提到听的一节初三年级的代数复习课,这节课让他深有感触,用他的原话说:“这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在用心于课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方法,教学随学生而变,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我听后很激动,要他细细道来。
他说:教师执教的是《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度数计算》,知识点是余角之和为90度的运用计算。重点是复杂图形中直角三角形的确定,从已知的锐角度数求余角的度数,教师能由浅入深,重点帮助学生识图,循序渐进。教学例题时,教师分两步走:教师先出现例题,让学生读题后,就说:这道题,已经会的同学可以去挑战一道综合题(难题),其余同学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例题。此时的课堂呈现“二八”分层,五分之一的学生在挑战难题,五分之四的学生在学习例题。教师带着多数同学运用定理认识图形,分步解题,学生学得很认真。还有少部分学生,解难题很投入,很兴奋。从学生欣喜的脸上看到了学会知识的满足,这就是这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在实践的“二八课堂”,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思想。
我听后,沉浸在这种让每一位学生都成功的教学之中,我想:只要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才是最好的。
督学到学校督查就是要有叙述还原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的专业素养,去挖掘和分析学校潜在的亮点,去洞悉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念,那样,督学的思想才会充满哲思,督查才会体现功能的权威性。
视点之三:
诊断研究:从审视办学文化开始
诊断研究,也称教学现场分析;“诊断”,是借用医学的说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为学校督查把脉的督查团。把脉就是诊断研究,督导室聘请区域专兼职督学和教研员担当“诊断者”,有目的深入到学校各个层面,有的了解学校文化建设,有的观察教师的常态教学,通过“诊断”,寻找学校可以创新的空间,在每个生命的高度重新建构学校文化,提出整改方案。此时,督学就要从管理者的角度调研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为指导学校进一步深化品牌建设、推进内涵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综合督导时遇到过这样的学校,呈现在督学眼前的是学校环境优雅窗明几净,课堂教学教师敬业严格,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看看校园,查阅资料,感受到学校管理很精细,但是说到学校特色,似乎谈不上有什么特色,有什么活力。对这样的学校,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是有一些挑战的。其实,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既可以积聚学校的文化力量,又可以开创学校内涵发展的新局面,因此,作为督学就要梳理学校文化发展脉络,寻找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分析学校发展的瓶颈,也可以从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彰显学校文化传统与个性的视角,坚持教育创新,帮助学校提出创建校园文化特色的建议,建设和谐校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如:如何培养本土化的骨干教师,可以建立项目式教师培训机制,推出新手型教师培训路线、骨干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班主任成才培训方案等。再如:如何设计校本化的特色课程?为学生成长设计课程,艺术类的、心理健康类的、行为养成方面的、体验课程方面的,让学校校本课程成为学生心里向往的课程。
也可以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寻找突破点。如:有效的课堂管理,就是教师用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课堂环境所作出的决策和所采取的行动,让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上得到了发展,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体现有效性。有效课堂管理行为主要表现为: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注重营造健康的课堂环境;教会学生坚强、自立、生存的能力;真诚地接受学生的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理的安排时间,做事有序;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赞赏他们的成功;遇到课堂偶发事件,学会冷静,善于运用最优化的教育方法;遇到学生的纪律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等。一所学校的课堂呈现健康、活泼、生态、绿色,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校长的管理理念。
因此,作为督学要有一种发展的眼光审视学校的办学文化,提出帮助学校发展独到的建议,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特色发展。
督学的素养提升,要从教育督导的实践中不断锤炼,要从督导研究中不断深入,从而触摸到教育督导的最本质的规律、最规律的、最科学的方法,这样的督导将会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激情挑战,充满幸福感。
(发表于《江苏教育》(理论版)2014年1月)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