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让孩子爱上“说”话
让孩子爱上“说”话
—— 激发幼儿语言表述策略初探
无锡市梁溪区山北中心幼儿园 陆淼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已具备了语言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说,教师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差异等关注点出发,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多渠道的支持媒介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验的隐性储备、主题表述的循序渐进、多维度载体的语言刺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幼儿主要在各种非形式的语言交往中自然获得语言的发展。同时幼儿的言语系统和听觉系统也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具备了正确发出语言的条件。并且通过听、看、说、演等手段感知周围的信息,继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信息。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生活经验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行之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语言、感知语言、使用语言?
1、化被动为主动,幼儿知识经验的隐性储备
刚参加幼儿园工作的新教师,普遍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语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说的头头是道,提问环节时孩子却时常冷场。整个过程都是教师讲述为主,幼儿倾听为主。虽然随着《纲要》和《指南》的陆续出现,教师们对语言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不断调整,然而日常教学活动中,新教师们的语言教学活动还是一言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幼儿语言知识储备不够。那么有效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根据主题或是课程的需要,将幼儿的知识经验在感知经验的前提下继续有目的的进行细节的渗透,效果会是意想不到的。
案例:书香小屋——《植物的叶子》(中班)
正值秋季,到是都是落叶,这正是为幼儿提供感知秋叶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在书香小屋这个语言阅读区投放了一些孩子们常见的树叶实物(树叶是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的,)并根据提供树叶的种类、形状等特点制作了一个树叶认知拼盘。孩子们在观察树叶外形特征的同时进行比对和分类,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树叶种类的认识。一周时间里,孩子们在书香小屋三三两两交流的过程中,还生成了“树叶能做成什么?”“我的树叶书签”等话题。这些自发的话题一下子拓宽了孩子们讲述的思路,语言表述地指向性也就更具体、更细化。再加上区域游戏的自主性、流动性、参与性,也让这个区域的参与者由点到面,全面铺开。此外,教师还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对树叶的感知和认知有了一个
横向的提升。
一周过后当教师开展《植物的叶子》这节分享阅读时,孩子们总是有说不完的想法,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能得到孩子们语言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升华。书本上出现的画面也被他们用各自的语言表述地淋漓尽致。有些孩子还能准确地进行总结性的表述:“树叶有很多种,但是它们的形状、颜色是不一样的”。“有些树叶生长在热带,有些树叶生在亚热带”这些都是孩子们前期自发讨论后得出的结果。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已经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想,他们能想到有关树叶这个话题的各种内容,甚至连梢枝末节,细微处都能聊到、想到,这不就是知识储备过硬才收到的成果吗?
这样一个活动,孩子们畅所欲言,成为了活动的主人,老师退在后面成为了倾听者和提问者。没有冷场,没有一言堂,有的是孩子们踊跃表述地场景。这些都是教师对幼儿前期有意识地隐形指导,将一些活动的知识体验、主体形象投放到特定区域中,诱发幼儿在自主阅读时将之关注,关注了就有印象了,有印象了就能讲述。这样,才能在后期活动开展时更好地激发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情感。俗话都说“将军不打无准备的仗”。作为幼儿教育中“将军”的教师,也应该在“打仗”之前,让我们的“士兵”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战场上”越战越勇,战无不胜。
2、化枯燥为生动,幼儿主题表述的循序渐进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应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为了培养幼儿语言表述的完整性,结合孩子们日常的语言教学活动,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会为孩子们制定一些展示自己语言表述能力的活动。比如说“××故事会”、“我是小主播”、“童谣诵读”等等。但是活动结束之后,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到底有没有得到促动和提升,这个问题没人能肯定回答。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没有及时跟进、及时调整。形式流于表面。久而久之,愿意展示自己的孩子总是那么几个而已。一个好的语言氛围、适时整合推进孩子们的交流过程,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调动孩子们自我表述、自我交流的积极性。
案例:大玩家——趣味玩说(中班)
为了让孩子们在说说、看看、玩玩的轻松氛围中丰富其语言词汇,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教师在孩子午休前开设了一个“大玩家”的休闲聊吧。
实录一:
今天是第一次开展“大玩家”的游戏活动。当我说清楚游戏规则之后,孩子们三三两两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游戏去了。 刘心语(班里最能说会道的孩子)直冲冲去了趣味玩说(续编故事)这个游戏。我说出一个主题(主题是秋天的水果)之后,孩子们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
刘心语:“秋天就是有许多的水果熟了,我还知道猴子喜欢吃香蕉,松鼠喜欢吃松果。”
黄筱喋说:“我还知道苹果、鸭梨、草莓......”
纲峰说:“我还知道还有葡萄”
......
实录二:
“大玩家”开展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对于秋天水果这个话题已能侃侃而谈,所以在这次的趣味玩说游戏中,我确定的主题是“果园里会有谁?会发生什么事?”
刘心语说:“小兔和小熊相约去果园里采果子,小兔问小熊果园里的果子新鲜吗?”
冯颢然说:“小兔摘了一个苹果,吃了一口,发现是坏的。”
徐新航说:“他们请来了鳄鱼先生帮忙看病。”
金艺晨说:“小兔回家后小熊给它端来一杯水,小兔喝了水之后身体就好了。”
......
徐畅说:“陆老师,太吵了,我都没听清小朋友说的是什么?”
实录三:
“大玩家”开展了两个多月了,来趣味玩说的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以往排排坐的形式,似乎已很难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了。而且由于场地原因,有些孩子听不清同伴续编的内容,也导致了孩子们续编故事的完整性。所以在这次游戏时,我首先调整了场地,并增添了一个小道具——会说话的垫子。不知这样的改变孩子们能否适应。
我说:“上次我们把故事说到小兔和小熊去给小狗送香蕉,可是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今天你们想到帮助小兔和小熊过河的方法了吗?”
高欣雨说:“小兔和小熊找来了几片叶子坐小船,这样他们就能过河了。”
张筠说:“三个好朋友一起吃着香蕉,好开心呀!”
我说:“过了几天,三个小伙伴收到了一封信,原来是小猪邀请他们去做客。”
刘心语说:“他们在去的路上碰到了大灰狼,大灰狼一口把他们吃到了肚子里,大灰狼高兴极了。这时,猎人来了。他看见大灰狼的肚子里发出了救命的声音,就用猎枪把大灰狼打死了,救出了三个小动物!”
故事继续朝着孩子们自己想的方向发展着,“会说话的垫子”成功调动了孩子们续编的积极性。
从三个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刚参加趣味玩说这个游戏的孩子们语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孩子特别会说,有的孩子却只能说一句,有的甚至是不完整的句子。但是在游戏中,每个孩子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语言表述经验尝试着续编。从第一次最简单的一个短句、不完整的句子到后来的一个长句,甚至是一个小段落,他们始终都在参与、都在感受、都是快乐的。
孩子们在一次次续编中衍生出了剧中剧——主人公换了,情节却可以套用。主题换了,登场人物可以借鉴,这不正是孩子们灵活运用语言的精妙之处吗?而教师所要做的,仅仅是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平台积累孩子们语言讲述的素材,确定一个由易到难的主题推动孩子们语言思维的连续性,填补一下偶尔出现的语言空白区缓解孩子们讲述过程中的衔接问题。让孩子们从最初的粗范围讲述一步步向精细化语言表述迈进。这样的一个活动,相信孩子们在其过程中是享受的、快乐的、发展的。
3、化单一为多一,幼儿多维度载体的语言刺激。
幼儿语言发展的媒介除了通过书面阅读、与同伴交流之外,不同载体的语言刺激也是一个另辟蹊径的好途径。多维度载体的语言激发着孩子们讲述的欲望、表演的欲望、创作的欲望。
案例1:音乐游戏——《拔萝卜》(小班)
区域游戏时铭铭和小军在阅读区看《拔萝卜》。最近他们特别喜欢看这个故事,每次一到区域游戏就戴上耳机看得聚精会神。时间久了,他们还能跟着情节的发展说上一两句对话:“老公公、老公公,快来一起拔萝卜!”“哎,来了来了!”一天,我正在开展音乐活动《拔萝卜》。故事还没讲完,铭铭和小军就高高举起小手,嘴里说着“陆老师陆老师,我来讲,我来讲!”于是,故事讲述的主角由我变成了他们。而且在此后的音乐游戏环节,也是他们俩独挑大梁,又是领唱又是表演。班里其他孩子在他们的带领下,很快把整首歌曲学完了。
不难看出,案例中孩子们之所以如此轻松就学会了这首歌,铭铭和小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他们对故事的烂熟于心,将这个故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信息,在活动中无形地指导并参与了其他幼儿的认知加工工程,助推了其他幼儿的认知步伐。而孩子们的语言表述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讲述,而是通过加入音乐的元素,用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与音乐的相结合,使语言表述有了多维度的递进。
案例2:体育竞技——《奥特曼与雾霾》(大班)
近几年无锡的空气质量特别的不好,雾霾常驻此地。所以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变少了。一天中午孩子们正在看《奥特曼》系列的动漫,子凡说:“奥特曼这么厉害,要是能把我们现在的雾霾赶走就好了!”说者无心,听着有意。这么有意义的话题用来生成一个活动,再合适不过了。于是放学前我在班级里展开讨论:“要是奥特曼来,他该怎么把雾霾赶走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男孩子说用他自己的绝招、请其他奥特兄弟来帮忙......女孩子说可以让巴拉拉小魔仙跟奥特曼一起战斗、用小马宝莉的魔法帮助奥特曼......“那我们就变身成他们一起去赶走雾霾好不好”“好”。
于是,一个有关于“奥特曼和雾霾”的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设计各自的人物造型、讨论出场口号、安排出场顺序......每一个孩子都尽善尽美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活动中每次“战士们”去清理雾霾时都要分工合作,或用语言、或用动作来让同伴们明白游戏步骤。这个活动孩子们玩得特别投入,设计的口号也是各有特色。做起各种造型来有模有样,真是让我惊叹。活动结束后,我还让孩子们评选出了最佳能力者。让孩子们在竞技游戏中感受自己成功的同时,也能看到同伴们的闪光之处。
由看到说,由说到演。虽然中间有老师的推波助澜,但是孩子们都是自发表演,自发交流,并且用体育竞技的方式展现出来。不同于以往的故事表演,新的展示形式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语言上的创造。这种载体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倾听能力,有效促进了自身的语言发展。
激发幼儿语言表述地关键在于做个有心人。教师要时时观察幼儿,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探索方式,不同的辅助载体,帮助幼儿成为积极地语言运用者,在真实而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而教师在这引导的过程中只要做到细心观察、大胆尝试。那么,幼儿一定会爱上“说”话,他们的语言也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