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娃娃家游戏

     

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娃娃家游戏

无锡市五爱实验幼儿园小天鹅分园   吕维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起着较大的指导作用,“生活教育”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提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最普遍的教育形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在开展“角色游戏组织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班孩子热衷于娃娃家游戏,于是,我们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迁移生活经验,生发有趣的游戏内容,学习生活技能,提高游戏能力和交往能力。

策略一:生活化的游戏环境吸引幼儿主动游戏。

学习品质表现实录:

游戏时间到了,陆皓天很快地冲到娃娃家,那是一个带有水池、煤气灶、微波炉组合柜的娃娃家,他速度很快地把鞋子脱下来放在地上的脚印上,高兴地大声说:“今天我要做娃娃家的爸爸!”然后他拿起一个小铁锅,放在煤气灶上,又拿了些萝卜、蘑菇等仿真蔬菜,放在锅子里,拿起铲子炒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把菜盛到碗里,一边盛一边说:“我还要烧菜呢!”说着,他又把自制的韭菜、青菜放到锅子里,翻来翻去地炒。整个游戏时间,陆皓天一直在炒菜。

分析与反思:

娃娃家的游戏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娃娃家在游戏时间非常受孩子的欢迎,特别是有厨房组合柜的娃娃家,有水池、有砧板、有煤气灶、有微波炉、有蔬菜、有水果、有锅碗瓢盆,就像家里的厨房一样,吸引着小朋友主动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正是将娃娃家布置成家的样子,让孩子在生活化的环境中,主动模仿爸爸妈妈的劳动,学习炒菜烧饭。虽然孩子的游戏能力不强,但他能乐此不疲地、一直专心地炒菜。

策略二:适时添加新的材料,丰富游戏的内容。

学习品质表现实录:

又到游戏时间了,陆皓天仍旧选择了娃娃家。他拿了锅子、蔬菜,开始炒菜。炒着炒着,他忽然停了下来,抬起头,看着在摘苹果的鲍梓煜。这时,我带了一个蛋糕走进了娃娃家,“听说今天是宝宝的生日,我带了一个蛋糕,我们一起帮宝宝过生日吧。”陆皓天一听,“好呀,好呀。”连忙把我请了进去。“我们一起来做蛋糕吧。”我说。陆皓天非常高兴地坐在我旁边,和我一起把草莓、奶油装饰在蛋糕上,蛋糕做好了,陆皓天情不自禁地拍手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

分析与反思:

生活化的游戏环境能吸引孩子的游戏,但一成不变的游戏情节,孩子终究会厌倦,这时,增添新的游戏材料,丰富新的游戏内容起到了调节的作用。游戏中,我观察到,现有的游戏材料已经无法引起孩子的游戏兴趣和动机,孩子虽然在炒菜,但是他的注意力已经被别的区域所吸引,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自己的游戏。这时,教师的适时介入很有必要,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我以客人的身份进入角色中,介绍新材料,新玩法,使游戏又充满了活力,孩子又能专注地进行游戏了。

养成成效:

小班幼儿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因此,在相应的情景中孩子能激发游戏的兴趣,通过操作、摆弄感兴趣的材料,孩子能专心、投入地长时间进行游戏活动。丰富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容易使孩子持久地专注游戏,所以,通过适时地增加新材料,适时地指导,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新的玩法,能保持游戏的热情。

策略三:出示步骤图,帮助幼儿学会折叠衣裤。

学习品质表现实录:

    施颖歆走到了娃娃家的门口,脱下鞋子放在了小脚丫标记处。走上地毯,她看到了放在箩筐里的衣服和裤子,她从箩筐里拿出了一件衣服,放在小方桌上,认真地叠了起来。不一会儿,她把衣服和裤子都叠好了,衣服放在了衣橱的第一层,裤子放在了衣橱的第二层。然后她就走了。

分析与反思:

一开始在娃娃家直接投放了衣服和裤子,孩子看到了也没有什么反应。于是,老师从区角场景的布置到幼儿拿取物品,出示了相应的图片。但是,只是短暂地吸引了幼儿。单一机械的练习内容,缺乏情境性,不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像施颖歆能力较强的幼儿,会熟练折叠后,对这个活动区已经失去了兴趣。教师要让娃娃家成为孩子们真正游戏的场所,而不是在其中进行简单机械地游戏。

策略四:开设“洗衣店”,帮助幼儿学会整理物品。

学习品质表现实录:

“洁丰干洗”开张了,孩子们都拿着衣服来洗衣服。营业员施颖歆拿着号码牌,让小朋友们排好队,一件一件地收取衣服,并做好标记。施颖歆把衣服、裤子洗了一下,然后晾晒了起来。一会儿,她又拿起熨斗,在衣服上来来回回地烫了起来,烫好后,她再把衣服折叠好放在了相应的格子里,等着小朋友们来拿。孩子们来来去去,生意兴隆。

分析与反思:

从简单机械的整理到有情境性的游戏,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洁丰干洗店”满足了不同需求的孩子,不同能力发展的孩子有事可做,在游戏中,孩子们进行积极的互动与交流,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和游戏的延续性。

养成成效:

在本来的娃娃家中,孩子是为了学折叠衣服而在练习叠衣服、裤子,现在孩子们是在游戏情节的需求下努力尝试练习叠衣裤,让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有事可做,不会觉得单调而枯燥,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

“洁丰干洗店”中不同角色的设立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孩子,不会折叠衣裤或者不会进行分类的孩子能得到锻炼,已经掌握技能的孩子也能在角色游戏中通过认真工作得到“顾客”的夸奖或者加快工作速度得到客人的满意,从而获得自信和快乐。同时能力强的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还可以拓展其他的游戏情节,如:接待顾客,做宣传广告等。这样孩子就能乐此不疲地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得到挑战,获得成功。

策略五:逼真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尝试分配角色,模仿家庭成员。

学习品质表现实录:

鲍梓煜和程子真来到娃娃家,他们先看了看娃娃家的材料架,鲍梓煜跟程子真说:“今天我做妈妈,你做爸爸,好吗?”程子真说:“好的。”然后鲍梓煜拿起挂在钩子上的小围裙对我说:“老师,你帮我系一下,我要做妈妈,我要来烧饭了。”系好小围裙,鲍梓煜拿起小锅子、小铲子,把蔬菜放进锅子里炒了起来。一旁的程子真拿起材料架上的一部仿真手机,胡乱地按了几个数字键,对着我说:“我是爸爸,我要去做生意了。”说完就离开了娃娃家。

分析与反思:

《指南》中指出: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娃娃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角色游戏区,逼真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促使孩子主动模仿成人的劳动。在孩子的生活经验中,妈妈是要围上围裙才能做菜烧饭的,爸爸的工作就是打电话、接电话、做生意,所以孩子在游戏中自然地模仿并再现了爸爸妈妈的生活。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发现孩子虽然会进行简单地分工,但是没有更多的相互的语言交流,只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策略六:提供辅助材料,吸引幼儿来娃娃家做客,促进社会交往。

学习品质表现实录:

天气渐冷,娃娃家新添了“火锅”,吸引了许子原、杨润辰、王瑄瑀、李羽涵来娃娃家游戏。今天李羽涵做妈妈,杨润辰做爸爸。李羽涵说:“天气冷了,我们来吃火锅吧。”杨润辰说:“我最喜欢吃火锅了。”其他两人很高兴地说:“好啊,好啊。”李羽涵便把“火锅”端了出来,大家看见了,高兴极了,纷纷坐下。杨润辰拿出了餐具,分别分给了李羽涵、王瑄瑀、许子原和自己。大家拿起勺子和碗,吃了起来。“火腿肉真好吃。”“我觉得海带也很好吃啊。”……

分析与反思:

每个儿童从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构成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构成了其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人无论如何“天生是社会动物”,而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就是自己的家庭,他们最熟悉的环境也是自己的家庭。根据天气的变化,我们在娃娃家适当地增添了新的材料“火锅”。从今天的活动中,我们能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火锅”很感兴趣,说明孩子在家庭中经常接触这种材料。通过“火锅”,我们发现孩子从单纯地烧饭做菜到有互动地交往,使娃娃家的游戏更贴近生活、更有趣味性,调动了孩子们之间交往与互动。在“分碗勺”这个过程中,更促进了孩子一一对应的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游戏。

养成成效:

《指南》将人际交往列为社会领域的重要子领域,将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四个目标归入这一子领域。

小班的年龄特点是喜欢模仿成人的表现,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场所,所以我们通过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环境的创设,使幼儿主动模仿成人的生活、工作。小班幼儿游戏特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在第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教师提供的材料普通、单一,孩子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欲望。第二次活动,教师通过新材料的增加,隐形引导幼儿乐意与他同伴交往,并进行交流,促进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游戏。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逼真的游戏环境,提供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为游戏材料,让幼儿积极地开展娃娃家游戏,模仿爸爸妈妈的生活,充分地让孩子在玩中学。在游戏中,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游戏兴趣,还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萌发了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我将继续行走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道路上,积极探索角色游戏组织的实践研究”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