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生活即教育”,家园合作体现共赢

     

“生活即教育”,家园合作体现共赢

无锡市江南艺术幼儿园  吴紫千

摘要: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把孩子引向生活,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致力于研究不同的家庭面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度,提高家园互动的积极性。教师引领,家园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走出去” 、“请进来”、“再走出去”;整合家长资源;家长参与活动的形式多样,突显不同层次;家园合作的方式,体现共赢局面。

关键词:转变 整合 层次 共赢

陶行知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把孩子引向生活,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我们致力于研究不同的家庭面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度,提高家园互动的积极性。

一、教师引领,家园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

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使家长理解我们的教育,区别于小学化教育,知晓幼儿园教育是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带着发现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有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1、转变认识,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班主题的产生来自于我们的笛子,刚开始学笛子时听到我们班的小朋友,笛子能吹奏出这么美妙的的乐曲觉得非常神奇,笛子是可以发出声音的管子,由此衍生出管管的主题。

当与陆老师沟通后,我们设计了网络图,但是仍然很困惑,这样的亲子创意主题活动如何让家长参与?如何制作亲子作品?于是我就这张网络图发到了QQ群里,没想到家长朋友们给我很大惊喜。家长的层次不同,有的家长能很快分析出来网络图的含义,有的家长喊来了高手,有的想出了许多好主意,一下子大家脑洞大开。渐渐地,我的困惑慢慢解开了。

在家长半日活动中,我们围绕“管子”设计了两节游戏活动,深入浅出地让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管子,并了解了各种管子的妙用,孩子们很积极地参与了进来,不管上下学路上,还是在小区都会认真的观察、思考,发现了许多事物都是用管子做成的,如电线杆、路灯杆、护栏等等。家长们半日活动结束后,有的出谋划策,有的收集材料,有的组成团,一呼百应,让我们很感动。这次活动中,发现很多爸爸参与的身影,其中一位刚开始很不理解我们的活动,到最终理解、配合。我们家长这样写道:这次虽然只做了两个比较简单的手工,但意义很大,让儿子认识了管子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学会动脑子,学会思考和举一反三,既能在玩乐中养成学习的习惯,收获有用的知识,又能培养亲子感情,一举多得。

这也是我们这次亲子创意主题活动开展的初衷,感谢这次与管管的美丽邂逅,家长邂逅了幼儿园教育的融合,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用心,老师邂逅了家长的支持互动,拉近了家园沟通的距离,实现家园互动双赢的目的,“遇见了美好”。

2、转变观念,变排斥为投入。

 在我们“咖喱咖喱”活动组织中,当我们在群里告知家长时,大家积极参与,原本冷冷清清的群里一下子热火朝天。我们一起讨论活动内容的展开,从活动的设计、活动的回答到活动材料的准备,每个环节都仔细考量。刚开始大家都准备在淘宝上购买表演的整套装备,经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家长们茅塞顿开,在家便开始摩拳擦掌,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丝巾就可以变化出许多独特的造型,这远比买的好上千万倍金钱可以买来丰厚的物品,但是买不来与孩子的亲密接触,这也让幼儿与家长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加以利用,变成有趣的玩具,发现生活的美好。

我们还开设了一个小群,成员都是要来参加现场活动的爸爸妈妈,但是事事总有不测风云,有的家中突然有事,有的娃突然生病了,有的家长代为突然有事,一下子成员少了一半,这时候其他家长积极补上,有的夜班刚刚结束急急忙忙赶过来,有的则推到工作就为了能参加我们的公开活动,使得我们的活动圆满落幕。家长珍惜幼儿每一次的表演机会,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二、“走出去” 、“请进来”、“再走出去”,整合家长资源。

 利用家长资源来充实园本课程来促进不同家庭的家长资源融入幼儿园的艺术课程中,达到互惠共赢的局面,促进教师、家长、幼儿的共同成长。我们的家长是来自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能够提供广阔的社会资源。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主题实施,我们将主题“抛给”家长,家长能根据主题发表各自的意见,提供自身具备的资源。家长带着幼儿“走出去”,来到大自然观察春天,种植植物、放风筝等;领着孩子来到消防队,了解消防知识;引着幼儿来到文化博物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将家长“请进来”给幼儿上有趣的活动,如环保局的韵韵妈妈给我们讲了一堂环保课,幼儿知道了保护环境,节约用水;开开的爸爸是健身教练,为幼儿展示健美体型,教育幼儿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家长与幼儿再次“走出去”,来到社区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当起“小小环保员”为社区环境贡献力量,家长还亲自为幼儿举办了“我爱中国”的歌唱活动,小到每个环节,大到每个节目,都透露出家长对幼儿的一份心意,细心呵护幼儿,陪伴幼儿成长。根据各个家庭的不同,有效整合不同家庭提供的资源,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再走出去”的方式有效利用,参与到我们的幼儿园主题活动中。

三、家长参与活动的形式多样,突显不同层次。

不同家庭的家长对活动参与程度不同,采用形式是多样化的,根据参与的特点可以分成家园协同、家长助教、家长观察团。

这里指的家园协同主要是协同老师参加由老师组织的一类活动,可以提供物质材料、人员参与的活动。班里总有一些工作较忙,没时间请假的家长可以选择物质材料的准备,而能人员参与的家长可以带着没时间参加活动家长的孩子共同游戏。我们的“咖喱咖喱”的活动,参加现场的活动的只有一部分家长,但是家长们一人带俩娃、三娃,也让没家长参加的幼儿也能感受到成人的照顾,体验快乐,而那些无法参加的家长也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用心,同伴家长的互帮互助。

家长助教是具有特长的家长展示专业,为幼儿提供更多元化的活动。这点虽然需要家长的专业素养,除了工作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如烘焙饼干、北方年包饺子、端午包粽子等等,这也可以作为家长助教的一部分内容。老师不必着眼于助教的对象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可以。如包饺子我们请来了果果的奶奶,她是哈尔滨人,包饺子可是很专业的,并且还向我们介绍了北方人过年的习俗。活动“咖喱咖喱”中,心怡的奶奶也参加了,她可是跳广场舞的高手,向我们展示了老年人的精气神。

家长观察团主要是家长观察幼儿的游戏,成员全职妈妈偏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能来幼儿园,关注幼儿游戏中的状态。刚开始妈妈不知道如何观察,到动手干预,最后管住手、管住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家园合作的方式,体现共赢局面。

家园合作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立足于幼儿的发展,调动家长的参与,有效融入教育,从幼儿特点出发,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辅,指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使三者成长、受益就以我们幼儿园举办的“江南好声音”活动为例,采用了以下方式。

1、微信、QQ互通无间

我们先是选择歌曲,家长参与选歌,老师给予建议,之后根据各个家庭住址的远近进行分组,这样一个个微信、QQ小团队就此组成。一个个小组是便于家长沟通排练,小朋友也参与其中,也成为孩子快乐聊天的场所。现在的孩子都是住在高楼里,就算是二胎的,妈妈也要照顾小的,很少有机会他们能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建了小群之后孩子们会话题了,有机会能够聚到一起。

随着我们家园参与的在现在的信息时代,我们的沟通都是网络互通,微信、QQ再平常不过,但是也给老师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用好这些网络手段,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老师肯定要在群里起到领导和监督的作用,在我们的群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但一但发现问题,老师会出声给家长一个正确的引领;在群里也会暴露出个别家长的特殊,老师则可以逐个及时给予关心和沟通,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融入大集体;逐步使得我们的班级群慢慢能够全部传递正能量,孩子也能够在里面表达表现,快乐无比。

2、以一带动多数,各展所长。

以往的“江南好声音”,都是老师为主导,这次则是家长孩子才是主角,他们为主老师为辅,老师简单指导。家长能参与到整个活动中,与孩子一起感受这短暂的最后一学期,感觉各位家长在这学期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也不一样,想留给孩子不一样的幼儿园生活,所以对活动尤为重视,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我们这次分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一个小团体中的妈妈对于其中的两个成员不满意,原因是在群里从来不发言,不冒泡,希望老师可以把他们踢走,老师进行了解释沟通:大家既然是一个团队的,就要相互帮助,不能出现问题便推掉别人,只有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人人都这样,一个班早就散了。放学时我们就把这次的成员集合起来,一起讨论沟通。

在这其中我们家长卧虎藏龙,有一组的妈妈擅长做衣服,他们一组表演的孩子衣服都是量身定做的;有的组的爸爸妈妈分工合作,擅长做手工的,利用节假日来幼儿园做道具,擅长电脑的负责班里PPT的制作,擅长化妆的当天就操起了一套化妆工具,擅长拍摄的负责当天的拍摄工作,各司其职。

在一个集体中家长的层次会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不同,所以在一个班级里热心的家长总是那一些,多数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工作处于观望状态,少部分家长完全漠不关心,就算老师多次沟通也是冷漠对待。我们这次的活动以小团体的形式开展,在每个小团体中我们选择了一位小组长,这个组长的选择要具有领导作用,他们有时间细致组织策划,能以点带面,以身示范,致使原本对我们工作漠不关心到积极参与,融入到我们的集体中。

3、关注特殊家庭,一个也不能少。

我们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去年脚骨折钉了钢钉,一学期没有来,这学期来了一个多月,又做手术将钢钉取出来,这段请假的时间正好是“好声音”排练的时间,在自身条件恢复的情况下,也积极参加。期间歌曲表演有动作,依依有些灰心,老师与家长、孩子沟通,在每次排练中,小团队相互关心配合不断调整在队伍中的站位、动作等,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依依终于以良好的状态参加演出。我们是一个温暖的集体,谁有困难,大事伸出援手,一个也不能少。

虽然“江南好声音”只是一个小小的活动,但是却给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乃至收获了一生的好伙伴、好朋友。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在活动中收获满满,收获孩子的成长,收获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收获家人样的朋友。

从让家长来参与,转变为幼儿园积极主动地走出幼儿园走入家庭,去了解家长的真正的需求,基于家长艺术教育的现实需求,从幼儿园、教师、家庭三者互动的角度,实现家长参与幼儿园艺术课程、幼儿园回馈家庭、课程对家庭教育直接产生影响的研究主旨,建立起教师父母家长孩子真正的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