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荟萃引领学科教学 纵深拓展优化学习策略
四方名师齐聚无锡,演绎精彩课堂;海内学子共话拓展,尽享数学魅力。5月4日—6日,由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承办的“‘千课万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拓展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在无锡市蓓蕾电影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秉持核心素养理念,通过优化教学策略,颠覆教学传统;纵深拓展内容,开发学生潜能。在专家教授理性剖析与名师倾情演绎下,形成了一场大家云集的高端对话,一场珍馐佳肴的学术盛宴。
教材重构:探寻课程拓展的学习空间
开放性、自主性、多样性无疑是拓展课堂的重要特征。特级教师唐彩斌的《三角形面积拓展练习课》、连元街小学周孝丽老师的《正方形中的秘密》,精研教材、拓展深度,把数学变好玩,把课堂归于学生主导,体现了拓展性课堂的深层建构。朱国荣的《自行车里的数学》,以教材中“综合与实践”内容为载体,充分把握拓展课型特点,从生活中提取教学设计元素,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黄爱华老师《比的认识》,从课题出发,引出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揭示了比的内在联系,会区分变化量中不变的关系。幽默风趣的徐长青老师带来了《分数的意义》一课,理性而严谨,灵动而睿智,课堂中所蕴含的理念、思想和内涵,更让与会教师领略了简约课堂所折射出的无穷魅力。
虚实相生:追求课程拓展的多元表现
抽象的数学需要将知识体系与生活环境高度融合,要让课堂通过测量、游戏、实验等有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之美及数学力量。特级教师刘德武的《我们来到钟表盘上》,用巧妙的视角进行数形结合,让学生惊讶小表盘里有大乾坤,小课堂里有大智慧。特级教师张齐华的《数说淘宝》,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了数据影响决策的全过程,生动诠释了数学对生活的深刻影响。朱蕾老师与科学陈老师共同执教了一节可量、可统计的数学活动课《我的身高》,无痕地融合了数学、科学的学科元素,可谓是妙趣横生。
学思说理:彰显课程拓展的向上向美
华应龙老师的《我不是笨小孩》从一道“师徒年龄”的题目中,教给学生一种“投石问路”的数学解题方法。他指出遇到难题,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题试三回,定能生慧”。俞正强老师的《小数复习》从“0.3”出发,刮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让学生跳出题目看数学,做到了心有所感,脑有所思。罗鸣亮老师的《你知道吗》、朱乐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刘伟男的《速度的认识》揭开了学生长久想问而问不得的数学秘密,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其“明理、究理、说理”,让学习真正发生,彰显数学的魅力。
值得让人称赞的还有连元街小学的孩子们,他们自信的语言表达、优秀的学科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自觉的学习意识得到了执教老师的称赞、与会老师的惊叹,会场上不时为他们响起阵阵掌声。
两天半的研讨活动是短暂的,但深化课程改革的道路却是长远的。秉承“积硅步,致千里”的信心和决心,“海纳百川”的勇气与智慧,连小人收获的可贵经验与思考都将在“深度学习 思维课堂”中迁移、提升,用不断更新的前瞻理念和实际行动迎来学校课程改革的一片明媚的艳阳天。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