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梁溪区举行2025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十四五”教育成果汇报活动

     

2025年是梁溪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为更好总结教育工作成果,开创全区教育工作新局面,9月8日下午,梁溪区举行“我们的答卷”2025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十四五”教育成果汇报活动。全国知名教育专家郭元祥,区委书记,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刚,市教育局局长宋新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锡明,区政协主席张莉,梁溪和梁溪科技城领导方华、辛乐、张琦、王湘玲、吴红武、徐建峰参加活动。

“十四五”以来,梁溪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用一组组数字,谱写出波澜壮阔的教育发展答卷。在资源供给上,投入37.6亿元新建学校30所,在全省率先试点高密度学校建设,通过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在师资建设上,设立教师发展基金,五年引进青年教师1569名,青蓝工程、硕博培养、高校合作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25.4%。在育人体系上,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构建“一校一亮点、一校一特色”的办学格局,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进校园、进课堂。

朱刚以“规模与质量齐升、公平与卓越并进”高度肯定梁溪教育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并强调,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擦亮梁溪教育“金字招牌”,推动教育高地优势更优、教育发展出新出彩。要聚焦人民满意这一基本原则谋改革。围绕“全学段”,创新贯通一体化培养机制,构建从托育到高中全学段全生命周期的教育体系,实现托育服务及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围绕“提质量”,强化教育资源统筹,深化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办学等机制,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要聚焦产教融合这一关键环节谋改革。要探索数字化教育新范式,加快AI、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管理体制的系统性变革重塑,打造“AI+教育”应用示范区。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聚焦梁溪产业布局和未来发展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提高拔尖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策源能力。要聚焦合作开放这一根本要求谋改革。围绕“教书育人”,构建梁溪大教育合作共同体,市区合作办学推动理念共生、资源共享、教研融合,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教研水平、教学质量。围绕“全员育人”,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积极发挥区域教育优势、统筹社会各界资源,构建“校内贯通、校际联动、社会协同”的立体化育人网络。

五年来,梁溪区新孵化家门口的优质学校35所,优质教育资源扩倍增长,从科学布局,到纵横联盟,“教育高地、宜学梁溪”正逐步成为现实。大会现场,2025“十分钟优质教育圈”梁溪教育地图正式发布。无锡市第一中学、金桥教育集团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市一中梁溪分校、金桥双语初中部建设情况。两所新校的建设将为梁溪区探索小初高贯通培养模式和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优质基础教育学位供给体系提供重要基础。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梁溪教育,师者如光。现场举行了梁溪区教师发展基金发放仪式,30年教龄教师代表、30年班主任代表上台领取纪念证书。顾红霞、俞晓云、周冬梅、汤雪平四位教师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师者不断进取、薪火传承的感人故事,赢得阵阵掌声。“梁溪重教兴学,在梁溪的师生身上看到了教育‘应有的样子’。”梁溪教育智库专家、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感慨道。家长代表也来到现场,深情讲述班主任老师六年来以爱为源、无私关爱特需学生的故事,并亲手将孩子的书法作品作为教师节礼物赠予老师。

梁溪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梁溪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共同体在会上正式成立。梁溪区是江苏省“教联体”建设实验区。“教联体”由公检法等21家单位组成,成立后将着力优化政府统筹抓总、部门协作联动、学校主导推进、家庭主动尽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的实践路径,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共同体由19家辖区内市直属学校组成,以“资源共享、深度合作”为目标,探索市属学校与区属学校高质量协同发展新路径,创新跨学段衔接培养模式,促进课程改革、五育融合走向深入,合力为梁溪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从“粉笔春秋”的坚守,到“全域优质”的跃升,梁溪教育人用五年步履,在时代答卷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铿锵答卷!扬帆起航新征程,梁溪教育将不断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梁溪现代化精彩城区建设作出教育应有的贡献。

9.9-1.jpg

9.9-2.jpg

9.9-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