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元街小学:慧玩领衔新学期,课程研发再深化
”慧玩”课程是连小的特色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为更好地开展“慧玩”课程,开学初,全校各年级组织召开了慧玩课程核心组成员会议,并对本年级组老师进行了培训。各组老师认真学习,为即将开展的慧玩课程做足了准备。
一年级一一“我”
这一课程从感知自然个体的“我”入手,让学生通过绘本导读、动手实践、游戏体验等一系列的综合学习活动,提升社会个体中“我”的综合能力和意识品质。让学生从“我”的出生、生长中的点滴学会感恩,从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到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己,知道自己拥有很多宝贝,可以用“小手”眼睛”“耳朵”“嘴巴”等感官来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探索未知的世界! 让学生在“体验”“合作”交流”“反思”中探索自我潜能,发展自我价值,增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整个课程生动、有趣,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真正体现了“慧玩”这一主题。
二年级——“我们身边的虫虫”
二年级老师以课程目标为指导,围绕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研究对象实施安排,分几个板块对可爱的虫虫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努力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深入“慧玩”精神,走进虫虫的世界,去赏蝴蝶之美,去品蜻蜓之趣,用故事和活动丰富课程,用手工和色彩去表达虫虫,去带领学生走出书本,走进大自然中寻求昆虫的奥秘,在多学科的交叉学习中获得对自然生命的体悟,从而感受生命的神奇,并树立环保意识。这样的课程搭建了与儿童世界沟通的渠道,是非常有意义的课程体验。
三年级——“泥娃娃”
惠山泥人是家乡无锡的特产,入选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培训伊始,年级组长谢蕾老师向本年级教师介绍了本学期三年级 “慧玩”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实施安排。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们在广泛讨论后,将课程分为以下八个板块进一步实施:走近泥娃娃、看看泥娃娃、做做泥娃娃、绘绘泥娃娃、玩玩泥娃娃、夸夸泥娃娃、秀秀泥娃娃和唱唱泥娃娃,每个板块2课时,共16课时。曾经参与过课程实施的卫敏老师和袁莉老师畅谈了授课的一些经验,也提出了课程实施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课程内容与形式等问题,老师们热切地讨论与发言,激起的是智慧的火花,进行的是思维的碰撞。相信三年级的学生们能在老师们精心设计的慧玩课程中增长见识,收获友谊,分享快乐,升华情感。
四年级——“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本学期,四年级“慧玩”课程以“茶”为主体,开展“茶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通过认识茶文化,学习茶文化,创意茶文化,与“大德育教育”、“大语文教育”、“大科学教育”和“大艺术教育”等学科整合,活化“茶文化”这部教科书。在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了解了茶的种类、茶的功用、茶的礼仪中,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及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年级“慧玩”课程带给孩子们的将是德的熏陶、智的启迪、美的享受。
五年级——“纸文化研究”
五年级全体教师在五(12)班举行了慧玩课程研讨交流会。大家经过热烈地讨论,交流了各自对《纸文化研究》这个活动主题的想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本周五,慧玩主题课程将正式开始活动,相信在各位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孩子们带着好奇、带着欣喜走进有趣的纸王国,探究到更多有关纸文化的奥秘。
六年级——“我们”
六年级的“慧玩”主题是整个“慧玩”课程的最后一个板块,这既是对一年级入学时“慧玩”主题“我”的一个呼应,又帮助孩子通过板块学习回顾在连小大家庭中的点滴生活和成长历程。所以说,这次的“慧玩”课程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本次课程分八个板块: “我•老师”、“我•父母”,“我•伙伴”、“我•校友”、“我•学校”、 “我•家乡” 、“我•成长” 、“我•梦想”。这次课程设计,老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主题面向全体学生,走进学生心里,记录孩子的心路历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强调了在过程中逐步浸润,以求让学生达到良好的思维品质。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并结合毕业季,我们将“慧玩”主题活动穿插在六年级整个一学年中,以周五的活动为载体,结合少先队活动,渗透在平常的点点滴滴中。在培训中,大家畅所欲言,大胆重构,细化板块,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大家觉得“我们,在一起”将是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课程,它让“我们”始终感受到和“慧玩”一起,相信它一定会给“慧玩”课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