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小学:名师课堂呈精彩,作业设计显智慧
本次教研活动从三个方面展开。活动一是由江苏省无锡市名教师焦肖燕老师执教《积不变的规律》一课,从一例到多例,从正例到反例,通过猜想、验证、结论,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通过应用、关联、构想,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体会前后知识间的关联。在焦肖燕老师的课堂解读中,一是基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找到知识的前沿后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二是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积不变的规律,更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她的课堂教学中,用联想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验证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一次次举正例、反例验证的过程中,提升思辨能力。这节课就像是一个脚手架,通过这个脚手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在课后大作业中灵活应用。自然简约、思辨灵动的课堂,让孩子们的思维得以发展,让数学的本质得以体现,饱含浓浓的数学味。
活动二是由无锡市教学能手、学校语文组骨干陈淼老师开展的《关注个性学习的差异性作业设计》专题讲座,在学校学科融合的教研背景下,语数英学科之间进行交流,让作业设计研究走得更远、更扎实,达到螺旋上升的过程。陈淼老师指出作业设计分三个阶段:练习册的二次修改阶段、大作业的研究、关注个性学习的差异作业设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自身,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作业设计的起点,关注影响作业难度的因素: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量、解决问题的搜索空间、问题表征和问题难度的关系。同时介绍了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作业设计的三种方法:一基于作业难度的差异性作业,二是基于兴趣和学习风格的差异性作业,三是基于脚手架设计的差异性作业。
活动三是学科组大作业交流。赵禹老师首先带来三年级组的大作业设计理念:打破常规,体现趣味性,让孩子去发现、创造,同时与课程紧密结合,促进对课程的理解。基于这样的作业设计理念,制定了“我眼中的千克与克”、“有趣的拼搭”、“美丽的图案”主题大作业。一年级组于艳珏老师的大作业交流:生活中的数学。基于学情和教材,一年级小学生初识数学,从生活实际出发,灵活设计综合类作业:“数字宝贝”、“数字故事”、“生活中的数”、“图画应用题”。有效的综合类作业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相信每一位孜孜以求的老师总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或是课堂教学,或是作业设计,都能保持提升教学能力的热情,保持研究学习的信念。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