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南长街小学:走向深度学习的积极课堂——南长街教育集团举行“课堂转型”研讨会

三月,春雨霏霏;三月,春芽萌发。在充满希望的新学期,老师们满怀热情,又踏上了“课堂转型”的探索之路。37日,南长街教育集团举行了“走向深度学习的积极课堂”研讨会,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魏星,在南小阶梯教室进行“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展示课,并作专题报告。来自集团内三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和学科组长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魏主任执教的是苏教版《牛郎织女》一课,对民间故事的教学作了精彩演绎,为老师们示范如何实施“走向深度学习的思维课堂”。

首先,魏主任的课展示了“如何选择教学内容”。面对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到底选择什么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体现教学核心价值,应该根据文本特质、学生学情具体制定。课堂教学内容应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领着学生走向思维深处。

这堂课,魏主任坚持“学生会的不教,学生知道的不教”,而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言语实践活动和表达能力训练”上,教学生怎么讲故事。课堂呈现出的是学生借助文本中的语言大胆地进行言语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课堂不断的生成和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在课上走向“深度思维”,逐渐成长。

其次,魏主任很好地诠释了“怎么教”的问题。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别出心裁,告诉学生讲故事可以顺着讲、倒着讲、从激动人心之处讲,并以此展开有效的言语活动。教学设计时寻找到故事中有思维挑战的部分,课堂有思维含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最后,魏主任的结课非常精彩,从《牛郎织女》这一篇课文走向中国民间故事。通过让学生读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的结尾,让学生寻找四个故事的相似或相同之处;不仅如此,魏主任对学生的种种阅读发现给予高度总结与提领,把零碎的点串成了几条线——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反对者和支持者的对立,反抗专制和向往自由的精神。他如此巧妙地把握这一类文章的结构,寻找到故事的“结构化”特性。整堂课不仅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更体现出“从一篇走向一类”的大语文观。

示范课后,魏老师还作了专题报告,对“深度学习”和“积极课堂”做了深入解读。

关于“深度学习”,魏主任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展开深入思考,并且进行语言表达活动;学生不能盲目思维,应该有根据地思维、有条理地思维、有深度地思维,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的思维“摆动”起来,“摆动的幅度”再大一些;学生的表达应该做到“以文解文、以心替心、以言传言”,课堂教学要以“读得懂、想得明、说得好、写得好”为目标。关于“积极课堂”,魏主任指出:“积极”应表现在积极的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思维、积极地表达。

魏主任的课堂教学和精彩讲座,为南长街教育集团推进“深度学习的积极课堂”打开了新的思路,为课堂转型提供了接地气的教学范例。本学期,南长街教育集团将按照“名师引领、学校磨课、集团展示”的步骤扎实推进“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研究,真正促进每一位教师去深入思考语文教学的真谛,在“课堂转型”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追寻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