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中心小学:“先跟后带”,开启学生心门
三月的春风轻柔地拂过,无锡市山北中心小学向日葵心理社团成员们就聚集一堂,开展了一次学生心理咨询研讨活动。
面对特殊学生教育实效薄弱的问题,社团老师专门就“如何与特殊学生有效沟通”请教了深蓝心理工作室的专家。会上,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王冰老师以自己的亲身案例,深入浅出地为与会的心理社团教师和部分班主任代表做了详尽的技术指导。王老师总结的“先跟后带”四字策略看似简单,却是开启问题学生心门的关键钥匙。
所谓“跟”,就是跟上孩子的节奏,跟着学生的感受,尝试着和孩子在同一个频道说话。要知道,这些难缠的孩子多半是父母想放弃或者已经放弃的,孩子很清楚老师可能要对他说什么,这些话他听多了,也听烦了,于是,任何劝说,只能让他把老师放在对立面,于是结局是“滴水都泼不进”。但如果能做到谈话前“眼里只有学生”,必然会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如果还能在细微之处给他一丝关怀,那他一定能察觉,内心也会有触动:有人在关心我,有人愿意听我说话,这个人和我是“一伙”的。此后的谈话中,教师能寻找共同点,制造亲和点,甚至自我暴露个人缺失点,才有可能得到这类特殊学生针对性的回应。
当然“跟”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带”,也就是引导这类学生朝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此时最忌讳的是,立马说出我们的建议,或者希望立马达成目标。正确的做法是,将大目标分成几个细小目标。每一次谈话都可以制定一个小目标,一次谈话就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王冰老师细致入微地给大家示范谈话的技巧,具体到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坐姿,谈话时尽量做到“我的眼里只有你!”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用“说故事”代替传统的“讲道理”,如此事半功倍的做法,才能促使这些特殊孩子真正地打开心门,学习在交流中化解情感、人际交往、家庭、学业等方面带来的心理问题。
此次心理咨询交流研讨活动从小处入手,为身处一线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的技巧。衷心希望每个孩子在山北的校园,身心愉悦,健康成长!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