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实小:同课异构 同放异彩
4月4日下午,通江实验小学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观摩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展示的主题教研活动。在区“深度学习,智慧课堂”的课改精神引领下,老师们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围绕教研主题——“生成思维图示,提升言语思维”,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现了学校语文教师在推进教学改革中的思考与实践。
“同课异构”的两位执教老师分别是陈校长和年级备课组长赵老师,所教课文是《第一次抱母亲》。两位老师站在儿童思维发展的视角重新认识学习,上出了各自的特色。
陈校长从“学什么”这个中心出发,设计了三次质疑,从“内容——中心——写法”三个步骤,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同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依照这一模式 ,从三个层次一步步给自己提要求,从而使深度思维,有路可走,有章可循。
赵老师深知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相辅相成,语言的训练也即思维的训练。在课堂上,赵老师启发学生想象说话,体会作者的内心独白,既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最后,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清晰地向我们呈现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课后,老师们积极互动交流。周校长也分享了她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她抓住课后习题四“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来组织教学,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人物心灵深处,体会人物心理活动;走进字里行间,读懂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意。
“深度学习 思维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它贵在参与,重在思考,妙在引领,巧在拓展。追求深度学习梦想的路远没有尽头,让我们继续用智慧探寻,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磁力充足的强“磁场”,不断吸引学生在美好的语文世界里倘佯、想象、创造、发展。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