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实验小学:科研引领,激励之花在班级管理共同体中绽放
6月13日下午,沁园实验小学举行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激励教育视野下的班级管理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课题中期汇报活动。市教科所德育处张烨主任、粱溪区教研室四位教科研主任听取了本次课题中期汇报,兄弟学校负责教科研工作的相关领导也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课题是学校激励教育研究的延伸和拓展。以激励教育视野下的班级管理共同体建设的行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形成师生与家长沟通和谐、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新型共同体为目标,通过以学生自主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根据“激励教育”的思想理论,实施班级管理的新型行动探究,关注“班级管理共同体”的动态构建与可操作模式,从而促进班级管理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自2014年5月开题论证以来,学校德育处全面展开了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拟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确定了实验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工作思路,并讨论了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汇报过程中,专家们观摩了五(5)班学生对班级管理共同体现状的介绍,五(2)班学生关于“班级里能不能带吃的”议事班会,专家们高度肯定了学生运用议事会的方式自主管理班级的表现,称之为是锡城班级管理的先行者。随后听取了德育处的中期汇报,指出学校要依托班级管理共同体培养孩子们社会生活的智慧和能力,重视人格的塑造,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要进一步采用投影法进行调查,运用词表法确定做法,体现班级管理共同体的特征、内涵、性质,以亲密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家校互动为保障、以民主管理为形式,使学生的自我管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同时专家们还夸赞沁园小学的班级管理共同体是“沁人心脾的集体,沁扬飞逸的个体”,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成效:面上有特色、点上有特质、形上有特点。
以“激励教育”为前提的班级管理共同体建设的研究,我们力求运用激励教育理念,使学生逐渐形成开放合作的思想品质、积极向上的心理素养、全面健康的人格素养;使教师关注自我精神成长、专业成长、提升生命的价值;使学校提升育人实效,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高品位发展。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