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中心小学:追求学生习得,关注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研读德法新教材,增进校际交流,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6月13日下午,“扬名、夹城里、南丰”三校联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在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五楼报告厅举行。
活动现场,首先由扬名中心小学的惠华老师和南丰小学的张艳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堂统编教材的微课。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新教材的理念,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人物贯穿课堂,从小处着眼,把生活作为本源,从学生本位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有所习得。无锡市新吴区品德教研员、南丰小学姚冬兰副校长也根据课的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为所有的听课老师带来了新的思考。夹城里小学何秋萍副校长的微型讲座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德育的本质和内涵,思维导图的新型解读方式,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无锡市教研室张烨主任围绕“粘稠度”、“延伸度”、“温暖度”三个“度”阐释了新教材的设计理念:每一位德法老师要让学生触碰生活,通过各种可视化的手段让学生接触生活,这样的课堂就有了“粘稠度”;在研读教材时要深入挖掘,使学生与生活对接,这样的课堂也就有了道德成长的“延伸度”;每一位德法老师都可以用自己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去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就如鱼儿一样能在充满温情和水的世界里畅游,德法课堂就有了“温暖度”。此外,张主任还从“有意境”、“有意思”、“有意义”三个角度告诉德法老师,德法课堂要让孩子沉浸其中,要通过情感的渲染,通过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德法课堂,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感悟,在实践中养成。
此次教研活动,让三校老师收获不少。这次活动只是三所学校探索新教材的一个起点,以后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将成为常态,德法老师将在课堂研究的推进中,追求学生的习得,真正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