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探寻 一路花香
天秋日正中,金桂香满园,课堂教学探寻之路继续延伸。10月18日下午,东林小学教育集团数学老师齐聚江苏省无锡通江实验小学多功能教室,共同参加集团第五次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一课为例,继续深入探究“素养表现型”教学。活动共分四个板块:一由吴燕芳老师执教《小数加减法》;二是吴燕芳老师说课;三是集团四所成员校的教师代表围绕主题“素养表现型”教学进行评课;四是宋慧琳老师 “素养表现型”教学系列研究的讲座。
吴燕芳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计算新授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自然地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在交流中总结出计算法则。学情反馈,学生板演,作业展示,细节指导,表扬鼓励等,教学策略多样化,有针对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了因材施教。练习有层次,有梯度,精心设计思维拓展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深度思维的空间。
东林小学的赵禹、曹红艳老师、广新的陈耀明老师、通江的李培嘉、司敏霞老师以及东林古运河小学的吴萍校长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吴萍校长围绕“素养表现型”等关键词展开,她指出“素养表现型”在计算课堂的体现应该包括计算的能力、品质、数感、思维、理解、推理等学科素养,教师更应该搭好“脚手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宋慧琳老师带来的“素养表现型”教学系列研究的讲座让老师们再一次感受到“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全面提升学与教、效能与价值的活动。
东林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特级教师武凤霞校长全程参与了此次数学教研活动,把素养表现型教学要素结合展示课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同时对今后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课堂的教学语言要精练,教学环节有层次,练习设计显深度,教师要借助思维力发展,生发更多的思考,创造更多的路径,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都真正发生。
教学之路“其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东林小学教育集团每一位老师的协同努力下,“素养表现型”教学之花必将遍地盛开。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