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立足学生思维发展,探索高效学导课堂

       为进一步以课堂为实践阵地,将“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理念结合校学导课堂进行研究探索,共同探究学导课堂的价值和生命力,11月28日下午,通德桥教育集团语文组“重构指向儿童深度学习的语文学导课堂实践探索”教学研讨活动在通德桥实验小学举行。特级教师张赛琴及其工作室的成员老师,通德桥教育集团全体语文教师、芦庄二小的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教研活动首先由通德桥实验小学崔筠老师为大家展示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一课,教学中,崔老师巧妙从课题入手,以“雾”与“凇”的部首来引导孩子认识雾凇,随后通过学习单的形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解决“雾凇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疑问时,崔老师立足文本,牢牢抓住几个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留下深刻的印象。崔老师亲切自然的教学风格,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一下子沉浸在雾凇的美丽之中。

       展示课结束之后,通德桥小学张红校长围绕“学导课堂”,从含义、核心理念、基本原则以及实施策略等多方面对其进行阐释,让老师们更加明晰何为学导课堂。基于此,崔筠老师结合刚执教的《雾凇》,向各位老师分析各个环节的设计思路,强调以实际课堂来践行“以学定教,循学而导”。张旭旦教导则从“探究力” “行动力”和“转化力”三个方面来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力的主要途径,引发老师们对于思维课堂的更多思考。

       最后,张赛琴老师结合崔老师的课堂展示,带来了一场《从文章的角度教学语文》的讲座。张校长从语文课与文学课的区别入手,指出了如今语文课堂的部分误区。随后更是紧密结合《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等众多实例,带领老师们认真思考,仔细比较分析,进行思维的碰撞,设计实在的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环节,将理论化为实践,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此次活动,从实际课堂问题出发,扎实有效地提出众多方法,启发老师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内化学导课堂的教学模式精髓,将课堂变为学生向往的学习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