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成长 同课放异彩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有效实施,进一步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小学与中学的语文学习相互延展、靠拢、衔接和磨合。广益中心小学于12月5日邀请了“叶映峰工作室”和“施丽工作室”的成员来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先由“施丽工作室”的谢蕾校长和“叶映峰工作室”的李晓华老师同课异构执教苏教版六年级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谢校长让学生通过文字联想到具体的人物形象,有的学生由高原柳树联想到了顶天立地的盘古,有的联想到了饱经风霜的老人。这时候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加深理解,学生对柳树形象的感悟更加直观和强烈,教学过程水到渠成。谢校长还引入绘画元素,将内涵深刻的文字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最后将提取的信息整合,再回到语言文字,感知这样的环境与一株柳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字与画面的切换、互通,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李老师的课堂让小学老师耳目一新,她以中学语文教学的视角,采用主问题阅读探究的方式,从学生的感受入手,采用跳读、比读等多种阅读指导,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领略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不仅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断深入,而且适时抓住学生的感受,结合实际生活,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了适当引导。
课后,听课的老师就两堂课不同的风格特色做了点评研讨。中小学老师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收获和启发,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连元教育集团施丽校长最后作了指导性总结。施校长指出:虽然两位老师风格不同,但是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一系列的阅读方法,这对形成学生的语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今天的两堂课,给予大家更大的启示是: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和初一的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学习的昨天和今天,在教学中,如果能够了解彼此的特点,将为学生的中小学衔接作好更多的铺垫和准备。这也是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