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智慧点亮心灯
12月7日,初冬的锡城意外地迎来了寒冬。窗外是寒风凛冽,室内是暖意浓浓。无锡市梁溪区的老师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五爱教育集团的德育工作成果,一睹教育界的大咖——李镇西老师的风采。
活动伊始,老师们生动精彩的故事讲述、新奇有趣的情景表演引来了阵阵笑声。首先是张佳雨老师讲述《花开不能只等待》,张老师用一颗真诚的爱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感化了一个入学适应不良的孩子,让她顺利适应了新学校。台下的老师听得入了神,老师们凝重的眼神透露出对教育的理解: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接着播放两段视频,这两段视频分别记录了裘琪老师和唐晔老师班里的真实故事。裘老师让小小的五角星贴纸灵动起来,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激励孩子们积极进取的小奖章。同样,唐晔老师智慧地处理孩子偷偷倒在水桶里的米饭。参与互动的老师感受很深: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然后,多才多艺的五爱老师们表演了叶利亚老师“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叶老师和办公室里的老师们用真心与智慧化解了家长对老师的误会,在座的老师们不禁感概:一个幸福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老师。这些故事充满人性,浪漫而富有情趣。
赠书仪式上,华燕老师讲述着她一边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全国著名班主任、中国班集体建设研究的领军人物——唐云增老先生撰写传记,历经三年多的时间。20多万字的书稿《唐云增:画班集体年轮的人》已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80多岁的唐云增老师走上舞台,慷慨激昂的陈词中流露出他致力于班主任建设研究的执着与热情。亲切的话语中包含着对中国教育的期望,包含着对千千万万班主任的殷切教导。
接下来出场的是令人期待已久的李镇西老师,李老师的出场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言谈儒雅、衣着朴素的李镇西老师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教育充满人文是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有人问他,你怎么还带着高中的孩子玩?你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李镇西老师的回答很朴实:“是他们跟我不一样,不是我跟他们不一样。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我只是做了教育者应该做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李镇西老师的“应该”包含着文学、音乐、美术、旅游等方方面面的人文熏陶。他跟孩子们一起品读文学,让经典文学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读小说成了他和孩子们一辈子的珍贵回忆。文学的引领、文学的熏染、文学的魅力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李老师说:“在文学面前,任何说教都是苍白的。”有了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让纯真的心灵快乐地飞翔。此外,李镇西老师还有鲜为人知的特长,那就是笛子、二胡、口琴他都能演奏出美妙的教育旋律。他们的班歌活泼竞进、催人奋进。成了会场里最美的旋律。一张张照片,一封封书信,一本本作业,是李老师最幸福、最珍贵的爱的回忆。他的微笑、他的幸福、他的自豪感染者与会的每一位同行。他的分享让老师们感叹:教育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真实的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课堂除了书本和文具,还有星辰和大海!
好的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像阳光一样温暖。五爱教育集团希望这样的论坛能成为大家交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起点,让更多的老师把自己育人工作中的所做、所得、所思、所感,与大家探讨和分享,让更多的老师用爱与智慧,在实践中寻找教育的芳草地,成为学生生命中的点灯人。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