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激励教育“链接”共同体建设,让班级管理更有味

         12月14日下午,沁园实验小学举行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激励教育视野下的班级管理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结题汇报活动。由粱溪区老师发展中心四位教科研专家组成的认证团队听取了本次课题结题汇报,集团内成员学校负责教科研工作的相关老师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学校承担的此项课题于2013年11月由无锡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立项,于2014年5月进行了课题开题论证,2016年6月完成了中期汇报。自课题开题以来,学样一直秉承激励教育理念,以班级管理共同体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经历为主要时间、空间指向,以共同体建设为实践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策略,努力完成了各项研究内容。
       汇报过程中,专家们和50多位老师共同观摩了五(6)班学生举行的《过节的那些事》议事班会,和四(5)班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我长大了》。两节观摩活动课充分体现了班级管理共同体的特征、内涵、性质,以亲密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家校互动为保障、以民主管理为形式,使学生的自我管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随后,专家组听取了德育处的结题工作汇报,工作报告回顾了4年多时间来,学校在班级管理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过程围绕三大目标:1.形成从单一走向综合的育人方式;2. 建立开放、共享的育人平台;3.催生一种新的班级共同体管理模式。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专家们高度肯定了学校课题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他们认为:班级管理共同体建设的目的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相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班级管理共同体建设较单一的教学活动相比内容应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涉及领域将更宽泛,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班级管理共同体注入了新的动力。本课题的研究是成功的、是具有推广和实践意义的、是准予结题的。

       学校通过以“激励教育”为前提的班级管理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学生的潜质和优势都能在交互学习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逐渐形成,大胆创新的学习能力、开放合作的学习品质、积极向上的心理素养、全面健康的人格素养得以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态度朝着合乎学生终身发展的方向转变,促成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教师更好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价值,在与“班级管理共同体”的相互作用中体现个性、获得助推、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