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花园实小:一桥风景,两处繁华

    四月,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在这最美的季节里,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伴着春风齐聚一堂,“聚焦深度学习 构建同学课堂”的语文教研活动如期开展。张雯晶和周剑芳两位老师研读部编版教材中的经典课——《赵州桥》,分别代表三、四年级语文组给全体语文老师带来了两堂精彩的展示课。<?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三年级张雯晶老师执教的《赵州桥》,立足文本,基于学情,教学设计侧重阅读理解。字词教学扎实高效,教在学生疑难处,教在学生易错处。阅读理解把握整体,以“课文写了赵州桥的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为主问题层层推进。读一读、圈一圈,抓住两组关联词“既……又……”和“不但……且……”,认识过渡句并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画一画、想一想,学习第3自然段总分构段方式,展开合理想象,适时进行写法迁移。

       四年级周剑芳老师所执教的《赵州桥》,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侧重读写结合。课前,学生回顾写作片段,重温“多角度辐射”的写作方法;课上,学生紧紧围绕赵州桥“精巧”“美观”两大特点,发现并感悟作者不同的表现角度,进而以读促写,用“多角度辐射”的方法描写春天的景色,书写的片段精彩纷呈。整堂课节奏紧凑,目标明确,气氛热烈,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创造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听课老师都深感: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离不开教师平时循序渐进、扎实有效的指导。

       相同的课文,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目标定位,不同的方法习得,两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个性鲜明的课堂。这两堂课的背后,是两位语文教师的努力和付出,也是两个年级组语文教师的通力合作、智慧碰撞。

       课后,各年级语文教师结合两节课以及自己的日常教学情况,相互探讨,互动点评。虚心好学的青年教师沙静静,听了周剑芳老师的课,深有感触:周老师的课,容量大,设计巧,节奏快,学生参与度高。课堂上稍有疏忽,就会错过很多精彩,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教学严谨的中年教师杨霞萍老师认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对小学1-6年级的年段目标了然于心,这样才能很好地胜任各年级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徐纳新老师说:一个好的团队,对老师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四年级组的老师跟着周剑芳老师学到了许多指导学生习作的好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郭磊校长则把两堂课比作“烹小鲜”,赞扬两位老师精心解读文本,恰当确立目标,巧妙运用素材,同样的教材上出了别样的精彩。

       此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提升了“深度学习 同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人间四月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和触摸语文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