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实小:变革集体备课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9-09-30
近日,沁园实验小学的张超老师正在上一节没有学生的数学课。这是沁园实验小学变革集体备课模式的一次尝试,主备教师采用“无生课堂、凸显大问题”的教学方式,模拟课堂情境展开教学活动。试教结束后,主备教师简单地介绍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重难点突破的途径。备课组其他成员针对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就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有感而发,也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互相争论,可以求同存异。最后在老师们思维碰撞中形成教学设计定稿。
三年级组的高红华老师根据备课组内成员的集中研讨、达成共识形成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展示。所有备课组教师在观摩教学实践课后,都要根据最后的修改意见及自己班级的实际状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经教师个性化处理后再进行课堂教学。而且教后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写出深刻的教后反思。教后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在的困惑与不足。
学校数学组的全体教师观摩了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全过程,历经两周的磨课、说课、上课、实践、反思,让老师们真正深入课堂、分析学情,做到以生为本,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通过这次“无生课堂”集体备课的范式探究,为教师提供了合作、探讨、实践的途径,通过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更好地体现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理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