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扬名中心小学:抓核心问题,促能力提升

——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现场展示暨区教研骨干现场培训活动

为推进省十三五课题研究进程,同时深入实践梁溪区“深度学习 思维课堂”教学主张, 1126日下午,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课题组开展《建构素养课堂:教师课程力提升的实践研究》现场展示暨区教研骨干现场培训活动。

活动由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伏晓峰主任主持,无锡市教科院包智强院长和江南大学刘登珲教授参加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活动,是课题推进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

课题组经过前期的研究和讨论,确立了以“核心问题”作为本次研究的抓手,着力通过研究教师在理解课标与教材,把握学情与师情的过程中展现教师课程理解能力,通过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对学生学习进程合理指导的科学分析,为教师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能力提供科学的建议。

活动中课题组呈现了两个教学现场:刘志强老师执教数学《认识百分数》,陈艳老师执教语文《海滨小城》。刘老师的数学课,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学习起点,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他们对百分数的真实理解:百分数就是分母是一百的分数,然后以此作为本课的核心问题,通过多次辨析和比较,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陈老师的语文课,则是围绕单元要素,以构建学的课堂为目标,通过设计探究、品赏、总结、迁移等富有层次的学习进程,带领学生感悟海滨小城之美,同时获得语用的能力。两位老师都努力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试错、不断总结,在比较和反思中解决核心问题,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为了让研究更具科学性,课题组从课堂发言分布、学生活动情况、教师提问质量这三个方面设计了观察量表,并设立了三个观察组进行跟踪统计。课堂结束后,三个观察组分别出具了翔实的数据和合理的分析,并对两位老师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随后备课团队、课题组与所有老师结合课题,对素养课堂的建构,以及教师课程力提升的策略,各抒己见,既有对已有研究的鼓励,也有对疑惑与不足的真实反映,引发了课题组成员的进一步思考。

最后,两位专家为课题组以及参会老师们从课题研究和课程教学论两个专业角度作点评。包智强院长首先对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的教科研工作表示了肯定,然后结合扬名的省级前瞻性项目和十三五课题的研究历程,指出科研要有设计意识、问题意识、成果意识。最后,他希望课题组能够再接再厉,进一步探索富有扬名特色的素养课堂。

刘登珲博士认为此次活动是有问题线索、有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教师参与的“有过程的研究”,并为课题组如何思考“教师课程力”与“素养课堂”的内涵进行了逻辑梳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科研已经将从“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这个理念带到了老师的心中,接下来是探索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与途径。我们将继续带着满满的激情,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