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桥实验小学:学导课堂:指向深度学习的崭新样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12月30日下午,通德桥实验小学召开了“学导课堂:指向深度学习的崭新样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主题沙龙活动”。活动由张旭旦主任主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吕红日博士、学校赵国防校长、张红副校长、分管领导和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五位老师的案例交流开始。钱云娟老师就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预测引入,用案例阐述了在深度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学情,引导儿童思维走向深刻,让儿童在自学过程中不断找到新的数学问题。张文翼老师从“导”的时机和“导”的策略两个方面,用典型的教学案例介绍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臧苏扬老师则汇报了英语学科利用团队的力量对复习课“学导”策略的研讨和成效。王艺霖老师就“为何而问”和“文化进入”两部分介绍了美术课堂中关注提问和引导,进行活动设计的做法。许佳洁老师作为创客社团负责人,从先学后导、以学代导、循学而导三个方面谈了社团活动中的“学导”策略的运用。
点评环节,吕红日博士充分肯定了五位老师的实践与思考,在“导”字上下功夫,总结放手让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聚力策略研究与积累,“学导课堂”在“接地气”中蓬勃发展;并从宏观引领和微观引导两个方面提出了课题研究的两种视角,打开了“学导课堂”研究的思路,为课题研究向更深处漫朔指明了方向。
赵国防校长围绕活动主题提出了“四结合、三加强”的希冀:教师要结合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结合专家中肯建议不断深化、不断优化,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凸显教学思考,结合学科特点凸显学科特质;同时,教师还要加强提炼概括,加强典型事例收集以及加强对比说明,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深度,思考更有层次。
本次主题沙龙活动,不仅明确了下阶段课题研究的方向,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为“学导课堂”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支持,推进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助推了学校教科研文化的内涵发展。
2020,让我们一起做实践的思考者,做思考的实践者。研究路上,让我们同心相向蓄动能,凝心聚力再出发!
-

-
字大

-
字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