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实小:“心”视角 “心”收获
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以往按部就班的开学节奏。这段特殊的岁月,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家长,都和国家一道共同经历,这段经历是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也是可开发的心理成长课程。近阶段,通江实小德育处细致谋划落实,开展了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活动。
每一面黑板报都是无声的语言,是同学们吐露心声、表达自我的个性场所。大家把自己在抗“疫”期间想说的话、想画的图、想分享的想法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出来,争当乐观向上的抗“疫”小先锋。
每周一期的“红领巾广播”通过空中电波传递心灵正能量。同学们精心编辑了多期心理健康专题稿件,通过故事讲述、游戏推荐、歌曲分享等方式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校园氛围,成为师生课余生活期待的一道精神大餐。校报《太阳雨》将开辟心理教育专栏,记录这段不平凡的“心育”历程。
超长假期确实使小部分同学复学后在心理上发生了波动,经过班主任全员拉网式的了解和排查,个别需要心理疏导的同学走进了校心理咨询室,接受“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负责此项工作的石老师说,孩子们很需要可以和他们敞开心扉、真诚沟通的大朋友,心结慢慢打开了,笑容就回来了!学校还专门购置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丛书,供师生阅读学习。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近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成立了 《疫情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出台《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方案》,从制度上保障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充分做好《道德与法制》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复学以来围绕《心理防护指导手册---轻松重返校园》进行了系列讲授。老师们从轻松适应、愉快相处、高效学习、珍爱生命、敬畏自然等多个方面开展全员普及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了有效的情感支持。
紧扣本学期学校德育重点工作——“红领巾抗疫先锋学堂”建设,每周班队活动开辟“心理学堂”时间,通过观看心理成长系列微课,加强了疫情下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指导以及生命教育,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状态,有问题主动求助。
基于各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学校已将“学科德育”作为下阶段德育研究重点。 各学科教师将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选点,课堂互动,生成德育渗透点,注重教学的人文熏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的正确教育观很重要。学校及时向家长推送《无锡市网上家长学堂》讲座信息、《小锡老师和您有约》系列心理公益课程、提供“五一”假期心理小贴士等, 科学实用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努力使家庭教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田的潺潺不竭之泉。 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开展了心理剧展播主题活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或感人,或有趣,或引人深思, 集中反映了当下小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典型特征,推动了家校双方对心理教育的深入思考。
防控期间,为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学校编制了《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汇总共收回有效问卷近700份,第一时间较真实客观地掌握了本校学生的心理动态,为顺利复学奠定了基础。
春已至,心安好。学校将继续有条不紊地开展“心育”工作,让孩子的生命在充满温情的校园里更加灿烂。
-

-
字大

-
字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