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元街小学:对话·成长
近日,为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促进青年辅导员的成长,积极营造团结互助、合作共生的和谐氛围,连元教育集团举办了“‘对话·成长’——青年辅导员沙龙活动”。本次活动一改以往一言堂的讲座模式,邀请学校优秀辅导员为青年教师及辅导员们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并为大家答疑解惑。活动得到了年轻辅导员的积极响应,他们大胆提问,就自己的困惑虚心求教。应邀参加的优秀辅导员也不吝赐教,纷纷分享自己的金点子和小妙招。
针对新接班教师提出的如何管理好班级的问题,一年级的王玮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真实鲜活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常态,她提出“低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辅导员首先要在班级管理的细节中建立班级常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其次要认真研究每位学生的个性心理,采取与之适切的办法。其他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们也给青年教师做出了指导,他们提出:重视课堂常规,抓好好班级班风建设,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无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即使小小的常规也能带来积极良好的正向影响。
语言的沟通既要有温度,又要有力量。二年级的周佳晨老师就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这个问题,与辅导员们分享了自己从教多年积累的经验。她指出要与家长们建立同理心,从关爱学生的出发点切入,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设身处地地为家长着想,让家长明白辅导员们的辛勤付出和良苦用心,从而充分信任辅导员,配合老师们的工作。徐倩老师也告诉青年教师:面对家长的不信任,首先我们要严于律己,行端坐正;其次,要做到关心爱护学生,重视学生发展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用专业的知识和家长一起为孩子出谋划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家长的认可。
对于青年辅导员们觉得最棘手的问题——如何应对班内学生动作慢的情况,专家老师建议以鼓励为主,对基础弱的孩子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调整,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专家老师用实例为我们解说:首先要对孩子的基础有一定了解,对孩子的心理等各个方面有基本的认识和判断;接着,要做好交接班的工作,事先想好多样化对策,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最后,要发扬“钉子”精神,持续做好特殊学生的辅导工作,用爱与严格要求帮助特殊学生改正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在活动中,施校长、曹校长也亲临现场给青年教师指点迷津,帮助大家一起成长。在他们的带动下,辅导员老师们积极参与,不少老师的发言让大家产生共鸣,或开怀一笑,或陷入思考,既让大家收获了知识经验,又增强了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年轻的辅导员们也是颇有感触。辅导员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人物,有了好的辅导员才有好的班集体。本次沙龙为青年辅导员们搭建了成长平台,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定将再接再厉,怀着“学习之心”、“责任之心”、“父母之心”对待班级管理和每一个学生,也让每一个孩子在最好的生态圈内茁壮成长。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