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实小:改进例题教学,实现深度学习
12月24日下午,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一堂,开展了数学学科教科研活动。本次活动是学校“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例题多维开发的实践研究”主题系列活动之一。殷虹、严萍、易君、韦锡红四位老师着眼例题教学,就某个环节的“改进性”教学作了交流。
殷虹老师分享的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教学设计的改进案例。初次教学,按部就班,中规中矩。改进教学时,殷老师充分运用自主学习任务单,由扶变放,由干预变为倾听,在营造浓浓“数学味”课堂的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严萍老师分享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设计的改进案例。初次教学,严老师直接运用了书中的统计图,学生在比较时出现了困难,教学效果不佳。为了避免为“教”而“教”,严老师有针对性地改进了例题教学,以书为本,舍大求小,将书中的统计图分解成三张统计图,层级递进,设置矛盾,使平均数的产生成为真实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易君老师分享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的改进案例。初次教学中,以书本篮球队比赛的投篮情况所作的比较情境和孩子的生活虽有交集,但不够密切。易老师对此处教学行为进行了改进,通过比较两杯糖水哪杯甜,这种更直观、更有效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从而引出百分数,这样的调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是促进了学生深度的学习。
韦锡红老师分享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课后练习中想想做做3—5题的教学设计改进案例。初次教学时直接要求学生连接四点画出6条线段,许多学生产生了困惑,也缺乏练习的积极性。韦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对练习时作了适度改动,以闯关的活动形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闯三关”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郑毓信教授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为了扎实推进“深度学习·思维课堂”实践研究,吴桥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将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主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小学深度学习思维课堂。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