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桥实验小学:精心分层 研学共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在收获的季节,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实效,11月4日下午,通德桥实验小学数学学科组在未来教室开展了“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设计与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全体数学教师以开学以来的分层作业以及每日两题设计实例为载体,就如何结合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区分作业难度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
许爱群老师代表一年级备课组分享了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学习阶段,差异性还不是很明显。一年级备课组主要通过画一画、拼一拼、数一数等富有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各方面的潜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符合年龄特点的自我评价,例如画笑脸表示“自己很棒”,画圆圈表示“自己还需努力”,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年级备课组的马丽莉老师介绍了“好题推荐”的创编意图。马老师在每日的创编题中都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题组训练。A、B两题的主题情境相同,通过部分条件和问题的变化,在比较中开拓学生的思维,有效培养学生“善辨”、“善思”、“善展”的能力。
三年级备课组的赵悦乐老师认为,好的作业应该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既是有一定难度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后能摘到桃子的。因此,三年级的分层作业设计,在结合学校学习单的基础上关注了一定的挑战性和实践性。
鲁晓燕老师代表四年级备课组,分享了借助已有的课课练、补充习题、学习单等载体进行的作业分层设计。四年级组舍去了练习册上重复或机械练习的题型,结合学生出现的易错题进行分层辨析,对课堂作业全对的同学给予免做部分回家作业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做到“减量提质”。
五年级备课组积极探究个性化作业设计。华晖老师重点介绍了错题本的应用。学生每周至少选择五道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的错题进行整理,除了正确解答,还需要在错题旁用红笔写明错因。错题本是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个性化题库。自主化的错题整理在培养学生“理学”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他们逐步学会自我反思。
六年级备课组在分层作业中,更多地关注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发散的思维系统化整理知识的能力。徐燕老师在“圆柱和圆锥单元复习”时,让学生以思维导图构建各自的单元知识体系,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虽短,意蕴且长。“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老师们还将继续进行个性化、弹性化、多元化的分层作业探索,在减负的同时推动学生高效学习。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