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桥实幼:用领域融合书写教研深度, 我们“艺”路同行
艺术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阶段又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明确美术游戏与社会领域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反思教育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21年12月23日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幼儿园中班年级组开展了教研轮值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这一话题。
关注经验 厘清概念。 首先,主持人吴琳老师向各位在场的老师介绍了大致流程,中班组的老师们便开始围绕着两个问题开始讨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经验”、“我园美术活动包括哪些”在经验回顾中,老师们再次梳理了园内具体的美术游戏,厘清了美术活动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概念,把握住两个研究方向的经验交叉点。
案例剖析 深入反思。 随后,中班的老师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案例《合作》,在就案例中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分析。有的老师从幼儿在美术游戏中的表现以及在美术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社会发展方面提供的支持策略的良性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部分老师则是指出了案例中教师指导的不足之处,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老师们在思考中摸清问题方向,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进一步明晰了美术活动中社会性行为的典型表现及回应策略。
头脑风暴 “艺”起成长。最后,主持人吴老师邀请各位老师在纸条上写下在实际的美术活动中还有哪些具体的、有效的策略,老师们纷纷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老师们从建构师幼关系、引导同伴合作、指导得当适时、抓住教育契机、多种评价形式等不同角度各抒己见,逐渐拼出一张脉脉相通的思维导图,在头脑风暴中探索社会领域指导的实践方法与策略。
美术,本就是幼儿对社会事物最真实的反应,孩子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能用同一个要求和目标进行教育,在美术游戏中,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最正确的引导和关注,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的行为和发展,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品质,进行正面引导,为幼儿架起一座更为适合的社会性发展的桥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运用我们对他们的赋予,而最终成为他们自己的交际技巧。
本次教研轮值活动,拓宽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提升了在美术游戏中的深入剖析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能力,其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指导策略的水平。教师在研讨中分享经验、提升理念、提高水平,把教研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密切联系,切实帮助教师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从而转变了观念,转化了行为,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