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谊幼儿园金科园:我们是大自然的孩子——在自然中学习研讨活动
为了支持幼儿投入具有探索性的自然环境,鼓励幼儿在大自然中积极探究,教师构建适宜的自然课程,近期,侨谊幼儿园金科园全体教师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活动,华发园教师线上同步参与了此活动,李炜副园长主持了本次教研活动。
活动开始,李炜副园长和老师们就“儿童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她指出大自然可以促进儿童在智力、情绪情感、社会性、精神和身体方面的发展。随后李园长抛出问题“以各年龄段为例,你认为儿童‘在自然中的学习’有哪些内容?随即各级部教师围绕此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老师思维碰撞后,渐渐明晰了课程方向。
接着三个级部教师代表分别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切入,阐述了儿童“在自然中学习”的内容。大班教师对幼儿在探究“自然物”过程中的“观察、探索、回归生活、释放天性”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中班教师立足“玩在自然,学在自然”的课程理念,举例说明了目前各班正在研究的自然角内容;小班教师则从五大领域视角阐述了幼儿“在自然中学习”存在的学习机会;华发园教师从“资源”切入,对园内外的各种资源进行梳理,同时细致的罗列了幼儿与资源互动时可能涉及到的学习品质。
李炜副园长对老师们的思考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给老师们新的提示,教师如何将“游戏与自然资源进行链接”,例如:音乐游戏中是否可以加入聆听鸟类、昆虫、风和雨的声音内容,使用自然材料做乐器、语言游戏中能否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创编故事、科学游戏的视角要转向广阔的户外自然材料,如羽毛、地上的叶子、花、鸟、虫等等。教师要打破原有的区域游戏思维模式,建立“在自然中学习”的课程意识,将自然元素无痕渗透在游戏、学习活动之中。
在第一轮头脑风暴后,老师们的思维被完全打开,在接下来的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对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评估指南》等,对幼儿“在自然中学习”的各年龄段核心经验与达成途径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享。
研讨活动最后,李炜副园长指出,作为一线教师对于自然资源和幼儿与自然之间的互动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解读能力,要理解自己作为研究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在自然中生成适宜课程,助推幼儿整体发展。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