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桥实验小学:指向素养生长的“学导课堂”计算专题研讨活动(第39场)
人间最美四月天,教学研讨正当时。为进一步探寻新课标背景下计算教学的新路径,不断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导课堂”研究与实践进程,2022年4月28日下午,“指向素养生长的‘学导课堂’计算专题研讨活动(第39场)暨2022年春季高校支持项目数学第二次研修活动”如期举行。本次研讨活动特邀泉州师范学院苏明强教授在线指导。通德桥教育集团、五爱教育集团的老师们参与了本次活动。此次系列研讨是围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课例开展的一课三磨展示活动。
一磨:团队研磨促成长。4月21日下午,赵悦乐老师在通德桥实验小学四1班开始一磨课展示。赵老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举例归纳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构建。课后,数学组的老师们展开了评课活动,大家围绕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教学效果等方面就本堂课进行了认真地点评。大家畅所欲言,既肯定了成功之处,也指出了不足,更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二磨:生本课堂显高效。4月28日下午,在一磨研讨的基础上,马丽莉老师进行了二磨课展示。课始,马老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综合算式,通过意义表征、观察比较、变式情境等教学活动建构乘法分配律的雏形。这样的导入设计,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建构新知。接着,马老师让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既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又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乘法分配律。然后,马老师让学生观察发现左边一组算式和右边一组算式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归纳概括出乘法分配律,通过对比发现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比文字表达更简洁。这样层层递进的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建构乘法分配律,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马老师的这节课获得了与会老师们的高度赞赏。苏教授也充分肯定了这节课,并从课题、板书、教师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变中不变、归纳推理等方面给予了指导性意见,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提问等核心素养能力,要关注教师追问语言的精准性。特尤其是苏教授建议用“孩子爱家人”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描述乘法分配律的模型,让数学课变得富有趣味,让老师们获益匪浅。后续,我们将结合苏教授的建议,继续开展三磨活动。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这节课的研究和呈现必将更加精彩。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磨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作为一个过程,伴随我们教学研究向纵深推进。磨课共研,携手前进,对教学能力的打磨和对高效课堂的追求,通小一直在路上……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