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桥实验小学:指向素养生长的“学导课堂”专题研讨活动(第43场)
春飞燕,夏鸣蝉。5月20日下午,通德桥实验小学全体教师齐聚阶梯教室进行“学导课堂”校本专题研修活动。分管教学的张旭旦校长致开场白,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首先由周玲老师执教“学导课堂”示范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上课伊始,周老师先组织学生交流课文中的易错词,高效地解决了本课的字词问题。随后,周老师与学生回顾了第六单元的“交流平台”内容,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开展交流分享活动,小老师们在台上讲得有条有理,台下的孩子们凝神细听,不时与台上的“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孩子们的思维在激烈的争论中不断碰撞,大家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也逐渐走向深入。最后,周老师以“作者是如何将场面写清楚的”为大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自读自悟,在书上做批注。她给学生留足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与小组成员积极探讨对核心问题的看法,现场氛围十分热烈,小组代表的精彩发言不时赢得了在场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导课堂”的理念,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发进行小组讨论,自由展示学习收获,通过同伴互助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则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辅助者和陪伴者,通过及时的点拨和追问将课堂不断推向高潮。
接下来,赵国防校长结合这节示范课,进行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学导课堂再出发”专题讲座。赵校长从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入手,向全体教师进行解读:新课标关注课时分配,加强了体育、艺术与劳动教育;强调育人导向,全面关照儿童的身心健康,艺术教育和综合素养;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
赵校长回顾,自2018年学校开启“学导课堂”研究之旅至今,在这近四年行动计划中,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511”,即2项省级课题结题,5项市级项目获评,1个省级科研基地获评,1项省课程基地项目入选。
赵校长同时也指出,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学导课堂”面临新的挑战:导学单的创造性使用,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型,课堂活动的进阶推进,教学生成引发与应对,教学媒体的巧妙应用,学科理解的不断加强。为了有效应对新挑战,赵校长对老师提出殷切的希望:要遵循“以学为本,循学而导”的“学导课堂”理念,设计大问题,实现大活动,以此促进儿童开放、自主、深入、持续的学习与发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学导课堂”2.0时代,学校将通过高校支持、课题进课堂、四有好教师等项目推进,通过学科组教学研讨、“一课三磨”活动、青年教师练兵课、视导听课等课堂实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深化课堂实践,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学导课堂”新样态。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