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余实验学校:上好复习课,耕耘在课堂 ——小学数学学科组教研活动
临近期末,为了使期末复习工作有的放矢、行之有效,近日,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含运河分校)小学数学学科组开展了“上好复习课、耕耘在课堂”为主题的学科组教研活动,进一步探索高效复习课堂策略,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时效性。
首先,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共同观摩了倪鑫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角的综合复习》一课。
课堂上,倪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学生通过介绍角、指角、比较角、数角、拼角等环节进行有层次的复习,并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探究角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用三角板拼角,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角的特征。最后,倪老师将角与学习过的钟面知识相结合,设计了新颖有趣的练习,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课堂教学中,倪老师重视学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角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联系。
课后,老师们就复习阶段如何上好复习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倪鑫老师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自己的磨课过程,向大家解读了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意图。倪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备课“用三角尺拼角的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扰,后来在年级组老师的交流探讨下,明确了由一副三角尺到两副三角尺的教学思路,从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出发,细化教学过程中每一步的要求。经历了磨课,倪老师明白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的对错真实地展现在课堂上,直面学生的错误,提高课堂效率。
汪琳老师认为,学生从生活中找角,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在帮助学生回忆数角方法时,加大难度让学生去数平面图形中的直角,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整节课充满活力,教法灵活,趣味盎然,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在课堂中能认真倾听、自由表达。
刘萍老师称赞课堂中学生听课和师生互动的状态非常好,通过巧设情境,引领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要点,练习设计也很用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这节课条理清晰,富有趣味性。同时刘老师也提出了宝贵建议:教师的课堂语言、课堂提问的指向性要更加精准与明确。
最后,副校长孙敏对倪老师的课做出了精细的点评。孙校长首先肯定了二年级组的团队合作精神,肯定大家深入研究教材、用心备课,能抓住复习课的特点,精心设计练习环节,上出了复习课的新意。孙校长还讲到了复习课的两大特点: “理”,要将知识系统地梳理;“通”,要将一学期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包括知识、方法、思路等方面的贯通。接下来,她还针对“如何上好复习课”分享了对本节课的进一步思考:首先,复习课要系统整理,而非堆砌知识。知识的整体功能大于知识的叠加,要将核心重点进行提炼;其次,旧中有新,不能重复旧知。倪鑫老师本节课对题材、课堂结构都进行了创新,学生充分表达个性,在动脑动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重视思维训练,切忌题海战术。学生通过动手探究发现用一副三角板无法拼出直角,尝试用两副一样的三角板拼出,在操作中深刻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
本次教研活动为期末阶段的复习课提供了新思路。教无涯而研不止,学无休而教有成,只要肯钻研、愿付出,积余教师的数学课堂一定会呈现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