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积余实验学校:学思践悟 众行致远——建构“学思”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暨无锡市积余教育集团专题培训周活动

11月21日,建构“学思”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暨无锡市积余教育集团专题培训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阶梯教室隆重举行。启动仪式由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含运河分校)副校长黄立凡主持,无锡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糜荣华、无锡市南湖中学校长袁锦明、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含运河分校)校长丁伟建、副校长杜卫莉、副校长王勇燕以及积余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副秘书长糜荣华倡导,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们要关注好课程、课堂和课题,注重把新课标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尽快落实到“十四五”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中,实现学校与新课程同发展,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学生与新课程同进步,为“十四五”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建设提供新的实践路径和工作思路。

校长丁伟建致欢迎辞。他对本次与会嘉宾表达了诚挚感谢与热烈欢迎,并期待积余教育集团全体教师能够把握住研习的珍贵机会,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聚焦学思课堂,交流智慧经验,紧跟课改新方向,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以便于为接下来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副校长杜卫莉作了题为《建构“学思课堂”有效教学范式的思考》的讲座。杜校长总结了积余中学部在“深度学习 思维课堂”方面进行的探索实践与思考,并结合三个学科组案例展现了积余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引领教师站在学生思维发展的视角,重新建构行之有效的教学范式,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副校长王勇燕以《浅谈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转型》为主题,从“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应有的理念”“我们应有的行动”三个维度分享了积余小学部基于新课标,在“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大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评一体”等新理念的引领下,进行的一系列教学实践与探索。

本次活动设立了积余实验学校总会场以及凤翔实验学校、山北中学和刘潭实验学校三个分会场。在专题培训周里,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积余教育集团教师围绕“驱动项目学习,建构学思课堂”的主题,在不同的会场进行专题课堂的公开展示,以同课异构、跨校共构、师徒同构等方式建构具有积余教育集团特色的“学思”课堂教学样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路径和新标准。

11月21日启动仪式上,无锡市南湖中学校长袁锦明围绕《争做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领跑者》的主题,与全体积余教师分享了南湖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他强调,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型,学校领导方式转型的核心环节是校长的变革!

11月22日,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杜文彬博士莅临积余实验学校,就《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要素及策略选择》与参与同课异构及其他类型课堂展示、交流的教师进行学思课堂的设计与研讨。杜博士围绕“学与思如何在课堂完成结合”,以课例为引桥,立足新课标理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为音乐、数学、地理、德法、语文、科学、体育、化学、英语、美术等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师厘清了学思课堂的设计思路。

11月24日,无锡市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课题主持人、积余教育集团青年教师齐聚行政楼五楼会议室,参加了《高品质学校教育科研》主题培训开班式。开班仪式上,无锡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丁伯荣强调了教科研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高品质学校教育科研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教育学会包智强对《高品质学校教育科研》的主题培训安排进行了简要说明,鼓励无锡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把握学习机会,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品质。惠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殷亚清主任以视频研讨的形式为与会教师进行了《高品质学校教育科研》的第一讲。她以教育科研规范化思想为引领,结合大量详实的案例,分享了指向专业性和高品质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规范管理的基本认识、要点解读,提出了提高课题选题品质的建议。

11月25日,杜文彬博士再次莅临积余,结合小学数学、体育、英语、语文,中学生物等学科课例,紧扣“现场教学反思录”“主题研讨行动策”“专题培训实践悟”三大板块, 就“‘项目式学习’入课堂”为参与项目式学习课堂教学实践的核心组成员进行指导。活动现场,丁伟建校长与杜博士进行对话,共同研讨了“项目式学习常态化”的可能性路径。 

本次专题培训周活动把专家团队请进校园,营造了“走进真实课堂,开展真实培训,实现真实提升”的良好教研氛围,推动了集团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了圆满成功。

未来,无锡市积余教育集团将继续加强集团学校之间、兄弟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研究让“学思课堂”的教学新样态成为课堂常态的新路径,加强对课改、新课标、课堂的理解,总体推进集团课堂改革进程,推动集团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