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爱小学:《中国教师报》主编莅临采访
2月10日,《中国教师报》韩世文、孙和保主编莅临五爱小学,他们对学校的课改和评价研究进行深入采访。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梁溪区课程改革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魏星,梁溪区课程改革研究所副所长、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闵慧,梁溪区课程改革研究所研究员汤雪平博士全程陪同。
首先,无锡市名师、五爱小学美术老师华斌带领《中国教师报》主编团队一行参观了五爱小学的“儿童艺术感知中心”——大华美术馆。
华老师向介绍了美术馆的筹建及美术馆办馆理念。学校依托美术馆特色课程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场馆布局展览性和教育性兼具,本着激发兴趣、传递知识和促进文化、知识的传承和交流的三大主张,打造特色品牌主题课程、社团定制个性课程、生活艺术拓展课程三大课程,在2021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中成功立项《美的相遇——儿童“美术馆”特色课程文化建设》。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欣赏瓷器青花蓝底的美感,感受书法一笔一划的遒劲,浓浓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接着,无锡市五爱小学校长周燕微做《让评价成为看得见的力量》专题汇报。
课程评价力是课程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评价回归育人”是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周校长从“评价:看见不一样的生命成长”“评价:成为看得见的力量”“评价:让课改真正落地”三个方面具体展开汇报。
五爱小学的“差异螺旋式”评价以“看见不一样的生命成长”为理念,本着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生长性、评价过程阶梯性、评价方式激励性的实施原则,以生动活泼的创意行动,不断推动儿童的学习生活变革。低年段,直面学生“过早分化问题”,实施“无级差学业评价”,目标指向唤醒儿童内心的种子。中年段,关注学生“过度学习问题”,实施“进阶式学业评价”,注重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标指向激活成长的力量。高年段,旨在改变“唯分数论”的倾向,实施“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实现初步社会化,目标指向施展表现的精彩。评价不断成为推动学校发展、师生成长的巨大力量,教师专业看见力不断提升,家长育儿观不断优化,绿色和谐的评价生态不断形成。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五爱人理性思辨“学业评价对于课堂变革的意义价值及其实践路径”,深入探寻“如何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评价撬动教师的教与学,助力课堂教学转型”,并将以省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评价连续体驱动儿童学习进阶的行动研究》研究为契机,从评价改进学习的角度,探索出评价连续体的建构方式,提炼出驱动儿童学习进阶的路径与策略,力求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学生高质量的学习,促进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
随后,《中国教师报》两位主编就学校的文化建设、评价研究等做进一步的采访追问。学校副校长华燕、教科室主任欧洋分别做了细致的回应。韩主编还对学校的“五爱”文化内涵丰盈、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深入推进等提出了真知灼见。
梁溪区课程改革研究所魏星所长也对五爱的课改研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未来研究寄予厚望,希望五爱小学在扎实又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呈现梁溪样本,为推动梁溪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高地做出五爱贡献。
五爱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育人导向,全面对接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深入推进学校省十四五课题,继续走好教育改革之路!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