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中学:市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学研讨暨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课题系列展示活动在东林中学举行
三月教研迎春来,繁花似锦展风采。为推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与落实,引领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探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提质增效,2023年3月28日,无锡市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学研讨暨“无锡市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课题系列展示活动在无锡市东林中学总部举行。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杨友红,江苏省特级教师、无锡市梅里中学张增光,江苏省特级教师、无锡市东林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叶映峰,无锡市语文教研员刘胜男,各区研训员以及本市全体初中语文教师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同步参加了本次活动的研讨学习,共襄盛举。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高效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本次活动聚焦统编版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教学,着眼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旨在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明确方向,共同成长,包括教学展示、专题讲座、总结点评三大环节。
展示课环节,无锡市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无锡市东林中学陆漉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黄河颂》。这节课是七年级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山河之恋 ·黄河颂”第二阶段中的一课时。课堂上,陆老师引领学生为《黄河颂》设计插图,并讨论图画的构思。整堂课以“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对话作者、对话自我”四个环节层层推进,让学生基于前期历史、美术、音乐等相关学科的积累设计构思。
无锡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的郑蓓蓓老师带来一堂《点亮说明,点靓校园》写作指导课。这是八年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单元“点亮我们的说明文”第三课段第一课时。郑老师设置了让学生设计2023版无锡市东林中学学校宣传册的邀请函的情境任务。课上,她引导学生研究说明文写作要点,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资料,围绕一个中心撰写学校简介文案。郑老师运用六边形评价表,将学生自评数据可视化,切实贯彻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学生思维碰撞激烈,亮点频出。整堂课“学思练”三者相融相成,师生共同用笔点亮了美丽的东林校园。
在微讲座环节中,梁溪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无锡市东林中学张蕾老师首先进行了《跨学科任务群“山河之恋•黄河颂”教学实践探索》的微讲座。张老师从跨学科任务群研究背景、设计目标、学习任务安排、评价体系设想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结合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山河之恋•黄河颂”的教学过程,阐述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及意义,路径与实施,评价和反思,展示了东林人在跨学科任务群教学中进行的积极尝试与有效实践探索。
随后,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梁溪区名教师、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的李刚老师进行了《例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设计》的微讲座。李老师从“课标、教材、学习经验”“主题与目标”“任务与活动”“过程性评价设计”“单元测评设计”五个维度展开叙述。从细化学习任务、学习活动、活动内容、课时安排四个方面,对语文学习情景化任务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进行了每一个课段评价量表的展示。
课堂展示和微讲座活动结束后,无锡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刘胜男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与总结,并与现场的各位老师相互交流,谈了自己对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阅读思维等问题的见解。刘老师肯定了陆漉老师跨学科的融合魅力,生动说明语文跨学科任务群教学的重要性。刘老师以郑蓓蓓老师的课为牵引点,详细阐述我们如何将“知识导向”的学习转向“素养导向”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刘老师指出,一线教师要注意在真实的情景中设计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力。
下午1时许,张增光(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杨友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两位名师带来了两场精彩的专题讲座。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叶映峰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她重点从“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理论与实践”三个主题关键词出发进行阐述,强调课改的道路需要我们“上下求索”,更需要我们各位同仁肩并肩砥砺前行。她指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研又是所有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并勉励青年教师脚踏实地,大胆尝试,积极学习课改精神,并付诸实践,在教学改革之路上奋勇前行。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