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扬名中心小学:紧扣知识生长点,营造思维生长场

近日,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和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举办第十九次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紧扣知识生长点,营造思维生长场”为主题,江苏省特级教师凌国伟老师、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教研究室主任黄伟星老师、无锡市天一第三实验小学钱志新校长等专家莅临指导。

本次联合教研首先由扬名中心小学张丽丽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张老师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需求。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通过设置不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接着,洛社中心小学杨佳琦老师带来了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杨老师课堂语言凝练简洁,教态亲切自然。教学时杨老师出示大头儿子的一天这个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学生理解钟面的构造,会区分时针和分钟,会归纳整时的辨认方法,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初步建立了时分的时间概念。教学过程中通过拨一拨,画一画等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后,两校备课团队就课题进行了交流,提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

扬名中心小学蒋嘉玮老师以“探究式课堂---学生思维生长的扶梯”为题,从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和对学习活动的理解四个方面介绍了对于《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这节课的设计想法。

洛社中心小学沈江老师以“依托生活经验,发展数学素养”为题,从情境创编,以生活经验助推数学理解、内容整合,以主动研究优化思维品质和活动设计,以多维体验促进量感发展三个方面交流了教学设计时的所思所想。

最后,无锡市教科院小教室主任黄伟星老师和著名特级教师凌国伟老师进行总体评价和详细指导。

黄伟星老师首先肯定联合教研活动的整个流程,同时也建议活动的形式可以回归同课异构,聚焦某个主题进行教研。紧接着黄老师对于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点评,首先他肯定了两位上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做到了尊重学生,目中有人,充分考虑学情。其次黄老师提出,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尺规作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而在研究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要着眼于同类课上,教学时着眼于核心问题的引领和学生对方法的感知。我们要明确学习是一个长过程和长周期,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下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和理解。

凌国伟老师对于两节展示课及备课团队给予充分的肯定。两校备课团队深刻把握主题,深刻理解教材和新课标,两堂课都紧抓知识的生长和思维的生长。同时凌老师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关注核心素养,包含“三会”、“十一种主要表现”和“四基”“四能”三个层次;其次应该关注知识结构,时间是关于过程的度量,在过程中要培养过程和量感,更好的体现时间和过程的关系;最后还要注重学生的推理意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还要提高学生的意识,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感悟,培养创新意识。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是老师们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新课标解读后的又一次实践和尝试,是一次两校教学理念的碰撞、教学艺术的切磋、教学情感的交流,为老师们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教育教学发展增添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