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路小学:问题驱动 深度学习
教研花开五月天,同心掬得满庭芳。崇宁路实验小学、育红小学第九次数学联合教研活动在育红小学龙山校区隆重举行,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伟星主任、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沈晓东主任、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懿菁老师等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展示现场,崇宁路实验小学俞洁老师和育红小学尤文科老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先后展示了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俞洁老师创设游乐园的情境,以“圆圆在哪里”作为切入口,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找一找”等动手操作环节探索圆心、半径与直径,并结合“一中同长”的数学传统文化辨析了圆的特征。课堂中,俞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项目化学习”帮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圆的特殊与美丽。尤文科老师着力于以“数学本质”促进“深度学习”,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细致地分析。尤老师通过比较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和圆形的区别,唤醒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借助画圆、折圆活动,在“多次画圆”的操作活动中,用“问题链”层层递进,帮助学生逐一击破重难点。整堂课为学生搭建了应用平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评课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观课感言,肯定了两位老师在生活情境创设、活动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思考。两校的备课组长围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思路、形成过程、心得体会进行磨课经历分享,大家思维碰撞,感悟颇多。
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懿菁老师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在课堂环节上层层递进,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在比较发现以及实践探索中认识圆,在对比圆和多边形时,渗透极限的思想,同时还启发学生在研究方法中得到思维的突破。她建议可以从生活实践中联系圆的文化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沈晓东主任阐述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设计“精品课”,强调要用课程目标指导教学目标的理念,倡导“大单元”“大观念”的备课思想,让教学活动的整体环节具有层次性,真正体现“学生为课堂的主人”。沈主任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堂中渗透轨迹的思想,并针对几何思维的发展过程以及大单元设计的思想,提出了相关建议。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伟星主任肯定了两节课的设计意图都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两节课结合“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特色给予高度赞扬,真正在落实“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黄主任针对新课标理念的设计,提出图形教学直观的重要性,强调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课程背后设计意图的细节问题,对青年老师感悟设计意图和展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两校的交流与联系,两校老师之间互相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在同伴互助中成长,不断促进“深度学习”理念。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相信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将努力营造学生敢问、善问、会学、乐学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用满腔的热爱点燃学生的学习之路!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