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中心幼:课程孵化——欢聚一“糖”
“糖”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甜蜜的诱惑,可家长们却往往谈“糖”色变,担心孩子吃了糖会蛀牙。那么究竟该不该给孩子吃糖呢?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倾听儿童,相伴成长。一起来听听孩子们的心声,答案就藏在其中。
一、初遇糖果
孩子们总是把糖果和药丸搞混,有些药丸和糖果长得十分相似,如果不小心错食后果不堪设想。孩子们正在通过安全活动《药丸不是糖豆豆》初步辨别糖果和药丸的区别。各种各样的药丸和糖果图片,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
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爸爸妈妈们也加入进来,和孩子们一起找一找身边的糖果有哪些。孩子们通过寻找、观察,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糖果。他们发现了棒棒糖、奶糖、水果软糖、巧克力糖……有的糖果软软的,有的糖果硬硬的,有的糖果有水果的香味。
二、消失的糖
追随孩子们的兴趣,扬幼带着孩子们的问题与发现开始了有趣的糖果探秘之旅。
糖含在嘴里一会儿就“消失”了,糖去哪儿了呢?为什么吃完糖嘴里会变得甜甜的呢?孩子们决定动手找一找糖到底去了哪里……
把糖放进水中,不一会儿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原来是糖融化进水里了。一杯普通的白开水,加入了糖,变成了一杯糖水。白色的糖放进水里就消失了,那有颜色的糖放进水里又会怎么样呢?孩子们提出把彩虹糖也放进水里试一试。
无色的水与彩虹糖相遇,不一会儿就变得五彩缤纷。孩子们惊奇得张大了嘴巴,原来彩虹糖身上穿的“衣服”是食用色素呀!食用色素的加入使得水变了颜色。
三、水果里的糖
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意外发现操场边的桑葚和枇杷成熟了,枝头的累累硕果勾出了孩子们的馋虫。
品尝之后,孩子们发现成熟的水果吃起来也是甜甜的。为什么水果是甜的呢?查阅资料后,孩子们得知植物每天晒着太阳,把根部吸收的水变成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这才使得结出的水果有了甜甜的味道。
通过询问爸爸妈妈,孩子们知道了甘蔗的含糖量很高,可以用来制糖。于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准备了小锅和甘蔗汁,开始熬糖啦!倒入甘蔗汁,不断加热。甘蔗汁“咕噜咕噜”地冒起泡来,甜蜜的气息在教室里飘荡。经过一上午的熬煮,甘蔗汁逐渐变得粘稠起来。糖浆逐渐凝固,孩子们赶忙拿起小棒,轻轻蘸取锅中的糖浆。糖浆也和孩子们玩起了游戏,旋转着缠绕在小棒上,一根根美味的棒棒糖出炉啦!
四、护牙行动
甜甜的糖果很好吃,可是如果吃得太多或者吃完不刷牙漱口的话,孩子们的牙很容易就蛀掉了!那怎么样可以保护牙齿呢?皓皓妈妈来和小朋友们分享护牙小知识。
为了保护小朋友们的牙齿,扬幼每个学期都会进行龋齿防治活动。氟离子是能够让牙齿更坚固、预防龋齿的有效成分,定期做口腔检查、涂氟,孩子们再也不怕蛀牙了!
治水之道,疏胜于堵,“堵”是矛盾的积累,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教育也是这样。孩子们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糖果,也意识到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会了保护牙齿的好方法。所以与其给孩子设置诸多限制,不如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时候蹲下身子,听一听孩子的声音,也许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