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南湖小学:循证·思辨·成长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课题进课堂 ”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切实提升学校教科研质量,近日,南湖小学、通江实小、双河小学以及集团兄弟学校的教师代表齐聚一堂,以循证为方法,围绕《基于循证的小学生能动学习活动设计研究》(南湖)、《发展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问题场”构建研究 》(通江)、《小问题撬动大课堂——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双河)三个课题研究项目,确定“课堂提问的精准设计”为观课点,开展了主题为“循证·思辨·成长”的通德桥教育集团“课题进课堂”项目推进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陆启威所长、《无锡教育研究》编辑部赵军主任莅临指导。

活动伊始,与会老师观摩了课题研究课。南湖小学周淼铃老师执教《认识面积》一课,创设源于生活的、真实的情境性问题、精准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推进课堂教学,旨在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的路径,使能动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无锡市双河新村小学刘晗老师执教音乐课《三只小猪》。刘老师聚焦“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这个小问题,设计了“情境导入、聆听音乐、趣味唱游”三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江苏省无锡通江实验小学李子裕老师执教语文课《好的故事》。李老师围绕“对于鲁迅先生来说,这个梦意味着什么”这一核心问题设计问题链,在对比中破解文章字词理解难点,在配乐朗读的沉浸式体验中引导学生理解,在课内外资料的呈现、提炼、理解中体悟作品主旨,培养了学生文学创意表达的高阶思维能力。

期间,各校观课组展开循证,大家深入课堂,细致观察,认真记录观课表。观摩结束后,各课题组分组准备,展开热烈研讨。

南湖小学课题核心组成员靖海珠教导汇报了前期的循证过程,提炼出能动课堂问题设计有以下三个要素:情境性问题——唤醒旧知,激发内需、精准性问题——思之所向,追本溯源、开放性问题——打开思维,启发探究。接着,“问题类型统计与配比分析”“问题驱动下学生能动学习活动状态观察”“能动学习活动中教师介入情况观察”三个观课组组长分别汇报了本次观课所得及建议。

通江实小课题组在盛春燕校长的带领下,李子裕教导、赵陆英老师、王辰雨老师、耿蕴智老师分别做了观课汇报,聚焦“解构大问题、解决难问题”,对“问题场、学习场、思维场”作了校本化阐释。双河小学徐靓老师汇报观课发现:课堂中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动画展示、朗读、模仿、对比和创编等环节,能将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呈现,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大幅提高,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课堂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下展开,学生能真正做到“学得进”“想得透”“用得出”。

最后,陆启威所长、赵军主任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深度指导。赵军主任指出,教育科研的目的是打破原有的框,引进先进的概念和理念,用科研的力量来改变现有的课堂模式,形成更好的课堂样态、教学样态。陆所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并作了《课题进课堂——做一种有根的教科研》专题讲座,指出“课题进课堂”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佳载体,是教科研训的最佳载体,是教师理念转变成教师行为的最佳载体。

“课题进课堂”,为课堂指明方向,为课题培育硕果,是老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相信,老师们会在实践和对话中积累科研智慧,丰盈科研成果,做有生命力的课题研究者。


IMG_3336.jpg


IMG_3320.jpg


IMG_3371.jpg


IMG_3405.jpg


IMG_34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