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桥实验小学:百舸争流绽芳华,奋楫笃行正当时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理念,贯彻梁溪区“1+3+X”教学高质量发展精神,探索“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教学样态,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更优质成长,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于2024年4月10日至12日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溪望2024”培养工程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4月12日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的分会场,共有来自区内5所兄弟学校的8位青年教师进行展示。
东林惠畅实验学校的王孟娇老师执教《认识面积》一课。王老师通过涂一涂、摸一摸、摆一摆、比一比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具身体验中理解“面”的含义,聚焦度量的本质,发展量感。东林惠畅实验学校的宋精玲老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宋老师基于学习单,展开找角、知角、画角、数角和比角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立表象,体会特征,丰富对“角”的认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山北中心小学的奚旻煜老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奚老师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构角的概念。通过自制的角、屏幕上的角、折扇的打开和合拢,引导学生在探索角的大小中发展数学思维。东林小学的陆艺老师执教《平均数》一课。陆老师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释疑、解疑。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逐步理解平均数的本质特征,感悟平均数的现实价值和统计意义,发展数据意识。东林小学的冉子豪老师执教《圆的面积》一课。冉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利用转化的策略,实现知识之间的勾联,感悟化曲为直、极限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了推理意识和空间观念。连元街小学的何铭洪老师执教《认识扇形》一课。何老师从生活实例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辨析等发现扇形的特征。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精彩纷呈。连元街小学的陈晓彤老师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陈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搭建长方体(正方体)框架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充分感受由“一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演化过程,在合作交流中释疑解惑,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五河新村小学的查艳老师执教《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一课。查老师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断感悟“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对比讨论中进一步丰富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通德桥实验小学“雷锋式"好教师团队的老师们抓住这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听课活动,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助力课堂教学改革。
本次优秀课评比活动既为参赛老师创设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老师搭建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相信,“雷锋式”好教师团队的老师们将以此为契机,以赛促研,以研促教,以教提质,把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追求落实到每一节课,积极创设素养课堂,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共同追寻三尺讲台的诗和远方。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