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庄二小:十里春风戏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跨学科学习理念,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课程,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无锡市芦庄第二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跨学科素养展示活动,一同探索风筝的秘密。
知纸鸢
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呢?如何让风筝飞得又稳又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科学老师借助仿生知识,为孩子们讲解了飞行原理、空气流动、反作用力等知识,进一步探索“风筝与风”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通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风筝,孩子们还发现了风筝结构轴对称的特点,这种特点让风筝在飞翔时能保持平衡。
制纸鸢
风筝——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竹骨糊纸,引线乘风而飞升,不仅是古时候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传统风筝的制作包括“扎、糊、绘、栓”等步骤。瞧,孩子们在劳动课上大展身手,从拼接骨架到安装提线,制出飞得又高又稳的风筝。
美术课上,孩子们纷纷拿起绚烂的画笔,发挥创意,绘制独一无二的风筝。有的画出了飞翔的凤凰,有的画出了五彩斑斓的花朵,还有的画出了传递好运的锦鲤……孩子们在风筝上绘制的是梦想、希望,甚至是对未来的憧憬。
放纸鸢
尽力东风放纸鸢,白云扶拥上青天。看,春季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带着风筝来到梅园,他们奔向风里,追逐着风筝的脚步,尽情享受春日的阳光和放飞梦想的喜悦。当一群五彩斑斓的风筝在梅园上空飞翔,当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是多么美丽的一道风景线。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共同创造属于孩子们的美好记忆。
话纸鸢
孩子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不仅动手动脑,还动笔记录下了美好的春日活动。
芦庄二小的孩子们在本次跨学科素养展示活动中寻觅春天,与风筝同飞,在创意绘画中描摹春天的姿态,在巧手制作中展现春天的风采,在放飞风筝中邂逅春天,祝福芦庄二小的孩子们在追梦路上如风筝一样奋力翱翔,“筝筝”日上。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