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南湖小学:教研花开初夏时,同心掬得满庭芳

为进一步落实2022版新课标精神,积极探究以KWKL学习任务单为载体的自主课堂构建,提升广大教师学习单设计与应用能力,66日下午,无锡市南湖小学承办了梁溪区“基于活动观的小学英语KWKL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与应用研究”教学研讨活动。

来自梁溪区各小学四五年级的全体英语教师、各校英语学科负责人、十四五课题组成员共聚一堂,与江南大学的顾琦一教授、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李英老师和曹伟华老师一同探寻“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指引下的教学策略。

活动伊始,来自南湖小学的曹婷老师和通江实验小学的周慧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

曹婷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Story time)。曹老师紧紧围绕“Care each other, love each other”的主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由浅入深地展开了一系列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周慧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Story time)。在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先引入了“观看寻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有关Su Hai生日的思维导图,再由扶到放,引导学生通过协作式学习,发掘中西方生日文化的差异。

课后,南湖小学和通江小学的英语组团队分别就两节课的课堂设计进行了说课分享。老师们从教学内容解读、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讲述了各自的设计思路。两节课都依托自主学习任务单为支架,通过问题链设计,用有梯度的任务撬动孩子们的思维,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无论是启发式、探究式,还是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教师都应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以生为主”、“以师为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表达欲,达到在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目的。

教学汇报之后,江南大学的顾琦一教授老师以《行动中的共同体建设》为题,为在座的英语教师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立体化专题讲座。首先,顾教授充分肯定了两校英语团队在课堂中构建的“学习共同体”形式。顾教授指出,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之外,教师所在的教研团队也是“共同体”的体现。她不仅客观理性地分析了构建“共同体”的过程中存在的“参与度不足”“资源限制”“缺乏持续动力”等挑战,还贴心支招,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构建教学研究“共同体”指明了方向。此外,顾教授还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勉励老师们“守望相助,共同成长”,让“共同体”中的每位老师都能得到长期的发展。

活动最后,区研训员李英老师和曹伟华老师热情洋溢地感谢了顾教授的莅临指导。同时,她们还以本次活动引发全体老师对未来教学的思考:面对即将投入使用的新教材,如何充分利用Big question进行大单元的目标定位?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下,阅读教学应该发生哪些变化?李老师和曹老师建议:只有牢记英语学习活动观,将课程内容六要素有机结合,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重构,积极思考课堂活动的组织架构,才是实现素养育人、学科育人的真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有悟则进。通过本次研讨活动,相信老师会在2022版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探究以KWKL学习任务单为载体的自主课堂构建,在教学中实践中且行且思,不断收获!


9.jpg


12.jpg


19.jpg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