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商业幼儿园:聚焦观察评估 盘活班本课程——商业幼教集团联合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里评估指南》精神,落实梁溪区《关于推进梁溪区幼儿园高质量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倡导有效的课程实践,深入推进以儿童为本的高质量课程建设的内涵研究,7月1日上午商业幼教集团开展了“聚焦观察评估 盘活班本课程”联合教研活动,商业幼教集团各幼儿园园长和和各园老师们参与了此次活动。
经验分享 拓展思维
基于班本课程实施前审议与方案的探讨,集团内各园的教师自主表达分享了本学期实施的班本课程,向在座的老师简阐述这一主题。
无锡市商业幼儿园黄寒霜老师讲述了孩子游玩南长街后带来的一张照片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老师抓住这个契机点,让孩子一起来探讨如何来开展《伯渎河与你有约》课程活动。教师以孩子为主,让他们通过对小主题、区域设置、区域材料提供等不同的团讨活动,让他们把看到、听到、想到的自然地融入到课程开展中,教师则在需要的时候给与支持与帮助。
无锡市商业幼儿园和露露老师带来的《叮咚~前方到站无锡站!》班本课程讲述了从一张高铁票引起了孩子的讨论,教师决定追随孩子们的兴趣,以“无锡火车站”为契机,初步预设了课程活动。教师把网络上的一个热门梗“鱼锅”延伸到教师的现实生活中展开,之后到无锡站台的职业、火车站的场所的景观等活动,教师紧扣无锡火车站和梁溪区的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锡市梁溪区小荧星幼儿园华珊宏老师带来的《无锡好茶》班本课程是来源于孩子一次自然角“采茶”的行为,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开展了系列活动,通过故事视频、家长收集、品茶、设计茶包装等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同时教师又生发了宋代的点茶,让孩子们用茶盏做茶汤,在玩茶汤的过程中,他们又发现茶水可以洗手,用茶来做茶皂这样一系列的游戏过程。
可以看出老师们均能从基于儿童立场、基于生活化、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基于课程的价值等方面考虑班本课程的生发与实践。
案例分享 问题剖析
接着,各园区教师代表进行了基于观察评估理念下的课程案例实践分享,无锡市商业幼儿园沈昕老师《后西溪布料市场——布里生花》、无锡市梁溪区商业幼儿园悦珑园陈张颖老师《桥见梁溪》、无锡市梁溪区商业幼儿园悦珑园 金宽宏老师《阿福阿禧游梁溪》、无锡市通江实验幼儿园 陈伟老师《和甘伯伯去游河》和无锡市梁溪区小荧星幼儿园蒋培铃老师《岩石大玩家》,在分享中,老师们立足幼儿的真实游戏,围绕游戏背景、游戏实录、分析与思考等方面作观察评估,同时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幼儿游戏的过程,分析和思考幼儿发展的需要。
老师们在倾听案例分享后,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过程,提出了目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无锡市商业幼儿园余静文老师表示个别案例没有特别关注到儿童的视角,课程显得模式化、套路化,教师应更多的立足儿童的立场,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来实施课程。
通江实验幼儿园石慧老师表示通过以上案例分享和教师平常实施课程的过程中,首先问题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不足,缺少对课程的活动内容的挖掘;其次,提供的体验机会不够个性化,教师的有效引导和个性化互动还不够,影响幼儿的深度学习;最后,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对幼儿在课程中学习效果和发展情况等表现评价还不够完善和科学。
无锡市商业幼儿园张洁老师表示以上案例从小朋友的兴趣点出发的,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对课程进行及时调整,但很难实现全班幼儿的参与,个体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无锡市梁溪区商业幼儿园悦珑园马云云老师表示在设计课程时,更多关注到这些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忽略了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获得的经验本身的价值。比如教师在组织孩子们进行画画时,更注重的是他们画的好与不好,而忽略了他们在画画过程中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以及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无锡市梁溪区小荧星幼儿园华珊宏老师表示课程内容缺少深度和广度,家长的参与度也非常重要,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评价机制,为以后的评价和反馈提供一些价值。
小组研讨,梳理策略
以共性问题为切入点,老师们围绕“如何合理平衡预设的集体活动与基于幼儿兴趣生成的活动”、“游戏活动如何与班本课程有效融合”、“班本课程与课程故事的区别”、“班本课程中的环境创设要遵循的原则”等问题进行小组研讨活动,并用思维导图进行回顾梳理。
活动总结 教研感悟
张芸雅副园长就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出:教师要做一名会发现的老师,具备观察的习惯,从幼儿的行为中捕捉教育契机,识别教育价值后再去关注幼儿的内在需求。在倾听对话的过程中去联系幼儿发展前后经验,借助行为解读,深度地分析、思考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共同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和孩子共同成长。
最后,老师们分享自己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得到的启示。无锡市商业幼儿园和露露老师表示通过集团内教师们的分享,以及分组研讨,发现儿童观察评估不是一套刻板的程序,而是伴随着课程与教学的开展动态地进行的,评估应该嵌入到课程与教学中,与课程是共生的关系,它让教师从“看见儿童“到“看见儿童的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也让课程的开展因为评估的介入而更具弹性和活力,真正起到支持儿童发展的作用。
无锡市梁溪区商业幼儿园悦珑园马云云老师表示通过参与聚焦观察评估和盘活班本课程的培训,学习到利用观察来评估幼儿的需求与兴趣,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愉悦的环境中成长。同时,对班本课程的活化有了明确的方向,包括如何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创意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些知识不仅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也为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无锡市梁溪区小荧星幼儿园蒋培铃老师表示在集团教研活动中,针对课程生成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聚焦于课程来源、课程推进等关键策略,五位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的课程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厘清了以幼儿为本的课程生发价值,明确了其在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随后,集团内教师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分享,明晰了课程中师幼主导对课程推进的重要影响。通过这一系列的交流活动,教师旨在提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策略应用能力,确保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无锡市通江实验幼儿园丁苗苗老师表示通过此次教研,对班本课程的实施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经验设计课程内容和活动。其次,教师要注重课程的实施过程,关注幼儿的参与情况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后,教师要关注课程的评价工作,及时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
无锡市通江实验幼儿园冯佳祎老师表示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教师深刻感受到在真正有效的课程中,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活动的内容和开展形式来支持幼儿思考、学习,并通过评估幼儿的活动表现来判断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无锡市梁溪区万佳幼儿园谢静表示在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会邀请幼儿参与课程设计,观察幼儿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的教学模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无锡市梁溪区万佳幼儿园曹元萍老师表示这次参加了商业幼教集团组织的班本课程的研讨活动,让我对班本课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全新的解读:班本课程的核心是以幼儿的自身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本班幼儿能力、特点、实际情况开展课程;其内容选择可以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言行;在实施中要注重环境的作用,重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抓住偶发实践,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无锡市梁溪区瑞琳幼儿园朱梦娜老师表示参加了集团园的班本课程研究探讨,深感教育创新之魅力。课程紧贴生活,观察紧跟幼儿,教师要足够了解幼儿的发展,对他们的各种行为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专业解读,引发思考,实施班本课程。
无锡市梁溪区瑞琳幼儿园林丽老师表示在本次教研分享中直观地看到了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师的及时观察与调整。这些案例为以后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参考,并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本次集团教研活动为商幼集团内的各幼儿园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园与园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多元化的互动、交流、学习与合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将继续坚持从实践出发,不断充实自身、互促互研、共同成长。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