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沁园实小:励学课堂展风采 激励育人创新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梁溪区“1+3+X”教学高质量发展推进意见》的文件精神,展示校本课程内容开发、深度学习方法创新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侨谊教育集团于2024年10月30日,在无锡市扬名实验学校成功举办以“慧关心·汇成长:新质课堂赋能学生新发展”为主题的创新成果展评活动。

沁园实验小学五星分校吴菊副校长、陈和良教导和居云姿教导分别参与了校长论坛、新质课堂展示和创新案例秀环节,受到了一致好评。

英语教导居云姿老师在“课改创新秀”环节,进行了展示汇报。居老师基于课改背景下,自身成长经历的不同阶段,讲述了“四力”对自己的帮助,学校支撑力为自己成长提供保障,专家引领力更好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同伴互助力实现了教师间取长补短,共赢共进,但教师内驱力是自身成长的核心因素,更是教师价值认同和自我发展的源生力。

数学教导陈和良老师从“运算一致性”来链接“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为《分数除以分数的》的探究型课堂。陈老师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明晰算理,掌握算法。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热情高涨,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沟通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整节课法理相融,让学生深刻感悟运算一致性的奥义。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师训部严育洪主任给予本节课充分的肯定。严主任强调,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要以知识、观点、思想之间的联系来展开教学,从而为学生的深层次学习、连续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抓手。

吴菊副校长以“励学课堂:课程改革中激励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学校近两年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进展。吴菊副校长围绕“励学”课堂,阐述了学校课改的行动、动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措施。她解释道,“励学”课堂并非一种特定的课堂模式,也不是一种全新的、独立的教育路径,而是一种基于激励教育研究的情感交流型课堂。学校认为,课堂教学的真正出路不在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而在于人性的关怀。课堂上情感基础越深厚,对教学策略的依赖就越少,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和好感就会增强,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课堂既温馨又高效。这一改革旨在解决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发展动力的问题。因此,“励学”课堂并非空洞的理论讨论,而是沁园小学在教育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项实际追求。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利用课程改革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推进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