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创新课堂启新程,学科融合育新人——记“精彩课程·本色课堂”青年教师“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肩负着学校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为了激励青年教师深入钻研学科知识,积极探索“学科+”跨学科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校开展了“精彩课程·本色课堂”青年教师“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们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展现了各具特色的课堂风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各学科组的精彩表现吧!

二年级蒋梦茹老师执教的《敕勒歌》通过语文学科和音乐学科的有效融合,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对乐府诗集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字字珠玑的凝练之美。

三年级齐陆瑾老师执教的《大自然的声音》融合了语文和音乐学科,设计了大自然音乐会的情境,通过听音乐会试听曲、收藏美妙音符、收藏风的旋律等环节引导学生听美妙音乐,看美妙画面,记美妙的旋律。

三年级时雪妹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语文和地理的有效融合,以旅游手册的大情境和我是小导游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年级王秋悦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结合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课等内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魅力中。

四年级谢安蝶老师执教的《爬天都峰》将语文与数学相融合,围绕着作者是如何把爬天都峰这个故事写清楚的大问题,理清了文章脉络,解析了人物心理,探索了写作方法,并融入了心理学和数学的内容,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思。

四年级石征辉老师执教的《西门豹治业》通过语文与戏剧的融合,解决了课文学习中学生不能入情入境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年级殷旭渊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结合地理学科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朗读体会的形式,帮助了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促进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把握和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豪情。

五年级路瑶老师执教的《松鼠》融合美术学科,通过预习作业,让学生运用表格、条目、思维导图等形式分条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松鼠的特点。最后还设置了仿写,用图画、视频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使用说明方法将事物的特点写清楚、写生动。

五年级周晴老师执教的《古人谈读书》融合美术学科知识,通过“经典解读+实践应用”的形式,解决了现代学生如何有效阅读和理解古代读书智慧的问题。

五年级毛维儒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通过语文、科学、美术、英语的融合,让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让美术绘画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过音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六年级郭涛老师执教的《京剧趣谈》将语文与美术融合,通过唱京剧、画脸谱、赏表演的形式来体会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趣味。

六年级杨莹老师执教的《伯牙鼓琴》融合了语文和音乐学科,以语言为抓手,再以知音情感为纽带,借助想象的翅膀去品味艺术之美。

   二年级夏馨怡老师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乘商》与二下语文《数九歌》相结合,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探究了9的乘法口诀中蕴含的规律,并对冬至数九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年级诸嘉钰老师通过数学教学结合美术欣赏与劳动实践的形式,解决了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的教学难题,让学生在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奥秘。

六年级张晨老师通过数学和科学的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根据水结冰体积变化的科学实验,以自主探究的形式解决与“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有关的实际问题。

体育组的查秀文老师所执教的《投掷与游戏》这节课,以中国传统文化年兽的习俗为主题导入,通过打年兽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出侧向投掷的方法,解决协调用力,出手快速,投准的问题。

体育组的杨磊老师所教授的耐久跑这一课中,创设了小小快递员的情景,穿梭于中国各地,融合劳动、道德和地理等学科,围绕体育核心素养以打卡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任务单,解决学生耐久跑中的跑步节奏、摆臂、呼吸等重难点,提高学生体能与素质,培养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

美术组的张雨帆老师通过“扇面设计大赛”的情境创设与任务单的引导与简单数学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创作“适合纹样”的热情,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大胆设计美丽的“适合纹样”作品。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此次“精彩课程·本色课堂”青年教师“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展现了我们凤翔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究水平,营造出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教学氛围,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