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余实验学校:路从脚下出发——积余召开“核心素养”主题研究年会
2016年接近尾声,在2016年的最后一周,积余实验学校用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年会,总结呈现一年来的教育教学成果,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研究主题,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研讨,并以学术交流的形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为学校来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上午,无锡市教科院及梁溪区教研室专家组共19人莅临学校,与来自无锡市区近20所中小学的听课教师们一起走进积余课堂,聆听李刚等数位积余优秀教师精心准备的十节展示研讨课,这十节研讨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美术、音乐、地理等学科,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皆紧扣“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这个立足点。课堂观察结束后,专家和听课教师围坐一堂,分为十个研讨小组,以各自的研讨主题为切入口,对课堂进行剖析,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中学部的研讨主题为:小说阅读探究——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重思维训练、重习惯养成”复习课模式的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小学部的研讨主题有:板块式”思路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游戏激趣、自主建构;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学中的以歌激趣、以歌促情。丰富的研讨方向,呈现了积余课堂的“百花齐放”状态。教研员们纷纷表示,积余的课堂具有校本化特质——以学定教、质朴扎实、成效丰厚,这与学校多年来着眼于“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听课老师们也评价积余课堂的操作范式“自成一家”,极具示范性和引领性。
下午,学校开展学术主题讲座,梁溪区督导室潘鹰主任走进“积余大讲堂”,为全校老师作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思考》的专题报告,他详细讲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清晰地分析了核心素养的特征及其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高屋建瓴,为学校在“十三五”期间的办学之路指明了方向。学校青年教师陈纯和杨昊将自己参加省级、市级教学业务和班主任业务培训的心得浓缩成微型讲座,与全体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点滴体会,并畅谈了自己对于体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独特见解和建设性做法,让老师们感受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无比珍贵的资源,勤勉善思,方能成为一名真正专业精干高效的教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热词”,也让积余人发出了新的思考,如何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课堂转型变革,落实对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培养,如何教他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如何让他们成为一个个有责任担当、勇于实践创新的新时代公民,将成为积余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本次年会,是一年工作的总结,更是一个新的开始,学校将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的不断创新,形成积余校本化、班本化的育人体系。路从脚下出发,积余人整装待发。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