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强路幼儿园:研讨解读《指南》 呵护美的种子
发布时间:2017-03-14
美术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也是儿童展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绪态度的独特途径。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引领下,如何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审美感受与表现?如何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老师如何在此过程中实施支持性的教育策略,呵护幼儿艺术表现的天性?这是志幼教师们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一直在不断探究的。
近日,志强路幼儿园开展的课题论坛就是从辛燕娜老师分享开展手工课题当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中引发的。辛老师从“收集材料——丰富幼儿的经验、动手自制——拓展幼儿的想象、结合游戏——丰富幼儿生活”等方面逐一例谈了“让手工活动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享受”的操作方法。例谈既有《指南》精神等理论的支撑解读,又有图文并茂的案例呈现,引人深思。随后,老师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与教育教学建议,依据自己执教的年龄段和子课题研究点,选取小案例从“内容选择、材料提供、支持策略、活动评价”等方面畅享了对开展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手工活动的认识和体悟。
此次论坛活动的开展,不仅又一次为教师搭建了交流经验、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亦是提升了教师们深入研讨《指南》的实践认知。相信,《指南》倡导下的现代幼儿教育研究理念必将对志幼全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老师们必定会倍加珍惜、呵护每个幼儿心里那一颗美的种子!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