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岸实验幼儿园:班级公约助推孩子成长
在传统的常规管理中,教师们总是习惯告诉幼儿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盛岸实验幼儿园的教师把制定规则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孩子,让孩子在认识与理解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制定班级公约的形式,自己提议、协商、来实现幼儿的自我管理与成长。
本学期,盛岸实验幼儿园的教师有效利用晨间谈话和生活活动时间,根据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就本班的班级公约和孩子们展开了讨论。通过孩子自评、同伴互评、家长点评、老师析评等活动,帮助幼儿对自己和同伴有更透彻的了解,对规则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评价有褒有贬,透明直白,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最后每个孩子提出自己必须遵守的约定。教师根据出现的共性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协商,班级公约在教师和幼儿的集体智慧中应运而生。现在盛岸实幼许多班级的墙上和活动区域中都粘贴着图文并茂的“约定”,孩子一看就能明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发现:孩子们进步了,更守规则了!虽然他们还有许多不足,但是他们真的在按照班级公约的约定,在点滴的小事中学习自我管理,开始有意识地将规则转化为行动,自觉性提升很快,班级管理出现了井然有序的场面。这样的公约是在孩子的自主中自然产生,同时又自然地得到孩子的遵守。
作为管理学家的吴甘霖曾说:“管孩子不如让孩子学会自己管,只要让孩子养成自我负责的习惯,他将来就有可能成为更让父母自豪,更对社会有价值的有用人才。”班级公约,它不是一份束缚,而是一份承载着孩子们希望和梦想的约定。盛岸实验幼儿园的教师把制定规则的权利交还给了孩子,让孩子真正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人。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在对孩子规则培养的同时,真正实现了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完成了规则教育的整个内化过程。盛岸实验幼儿园的教师将和孩子们一起,对班级公约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把班级公约努力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让班级公约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