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沁园实验小学:学中华国学 积淳静气质

       近几年来,沁园小学本着“继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开发国学校本课程。语文组的老师立足课堂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学习国学经典”活动。老师们致力于古诗、小古文、国学经典的教学实践,采用读一读、诵一诵、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

       正值五月,沁园小学的石榴花红红火火,灿若云霞。在这美好的季节,沁园小学迎来了“学中华国学 积淳静气质”小古文教学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教研室韩文利主任以及来自兄弟学校的老师们。

       简单的欢迎仪式过后,青年骨干教师徐美萍、宋娜叶分别献上了小古文课《鹬蚌相争》和《不倒翁》。两节课,各具特色。学生们时而诵读,时而表演,时而欢唱,时而激辩,老师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走进古文,感受古文的意境和韵味。孩子们学得自然,学得快乐,与会的听课老师也获益匪浅。

       随后,韩主任就今天呈现的课堂谈了自己的想法,她肯定沁园小学力致于国学课程的开发,编写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国学教材。课堂上,老师遵循小古文教学规律,以读代讲,不求甚解,只要初知大意,采用形式多样的读,读出了小古文的韵律,读出了小古文的情趣。

       最后,李健校长进行了名为《且以“内容”论“好课”》的专题讲座,她从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阐述了语文好课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有相对集中的“语文”内容。第二境界:训练内容重在培养“语文”能力。 第三境界:与孩子认知特点和成长需要一致。她强调老师备课时首先考虑“教什么”,这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什么,需要达成什么要求,有了正确的内容和明确的方向,怎么教就显得简单多了,而这样语文课堂也会显得有厚度,对教学的每一个内容也都能找到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