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四维度构建班级文化共同体□ 汤雪平

     

关于如何建设和管理班级的的问题,是中小学乃至大学班主任们长久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集体,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各个方面。传统的观点认为班级是一个管理上紧密但文化上松散的集体组织,这导致班主任们只按照陈旧的标准规则行事,把视野仅仅停留对学生各个环节上的要求和控制,如学习和生活、劳动和纪律等看似紧密联系但实际上各个孤立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更是把自己角色定位于管理者和旁观者,从而无法唤起自己的归属感并取得成绩。

一、班级文化共同体的内涵解析

通常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握班级文化共同体的内涵实质,这里借鉴托马斯对共同体作的界定:共同体是由于自然的意愿而结合的,并对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负有义务的个人的集合体。这种团结和约束的紧密性足以把每个人从一种“我”的集合体改造成为一种集体的“我们”。作为“我们”,共同体的成员们是紧密编织而成的富有意义的关系网络的一部分。这个“我们”,通常共享一个公共场所,并随着岁月的推移开始共享共同的思想情操和持久的传统。

由此可知,共同体是处处存在的,只是不被我们发现和意识到,就如默会知识时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以往的班集体建设中,由于某些管理上的安排,班主任会分组分队分层次组织学习和活动,但这是一种外在压力下集合而成的小部分集体。而在共同体内部,我们提倡的是一种团队精神,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和愿景而联接起来的组织,共同体成员之间因为彼此密不可分的信念而相互联系。班级文化创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群体成员主动参与,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获得创造自由与发展的空间。加强班级文化共同体建设,主要包括突出思想文化、强化道德文化、加强学习文化和重视关怀文化四个方面。

二、突出思想共同体

在班级共同体的四个维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创造一个思想共同体,而这个思想的共同体则以特殊的方式将每个人团结起来,并使他们与一种共享的意识形态结为一体。在共同体内部,意识形态塑造了班主任和学生的信念,塑造了他们的实践方式。在班级共同体中我们有必要树立目标和信念并保证纪律与自主权的融合。

1. 树立目标和信念

目标和信念是班级思想共同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目标和信念提供了黏合剂,使班级同学团结起来,为班级的利益而行动。树立班级目标必须包含班主任的愿景和班级群体所共享的盟约。要使班级文化沿着共同体的路线规划,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包含共享价值观的盟约,用以代替较含蓄的、非正式的规范。愿景应被视为一个罗盘,用以指明班级未来的方向,唤起热情,允许同学们加入和参与塑造班级使命的构成。要使这种愿景有血有肉,则需树立关于目的和信念的共识,以形成使他们团结在共同主题周围的强大力量,这种团结能班级同学感受到重要的信念。有了适当的团结,班级将从一个集体组织转化成为一个共同体。

2. 纪律与自主权相融合

在树立目标和信念时,必须依靠纪律来保证目标和信念的焦点明晰与和谐,但前提是保障学生的自主权。换言之,一个共享的班集体盟约并不会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而是给予学生行动决策方面所需的提示。如每学年的学校运动会,每个班级目标都是勇夺第一,而这个目标落实在每个学生的任务则是遵守纪律,自觉训练。在真实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优秀班主任会随班级发展的进行而改变意向。有时候他们追寻学生的思想,并在不同于原来意图的某处挥臂一击,而班级同学也应该能够确切地表明自己有什么样的要求和具备那些能力和作为。当班主任和班级同学为作出最有意义的决定而苦苦思索的时候,自主权允许他们建立一个探究的共同体,以保证班级目标和信念得到贯彻实施。

三、强化道德共同体

班级文化共同体起作用的是思想、承诺和道德,正确舆论是保证班级文化共同体健康发展的教育力量,对班级群体成员具有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道德应成为跨越整个班级的风景,班级必须靠道德粘合各种事物的构架,把班级所有同学结合起来,形成班级文化共同体。

1. 道德意义上的班级文化建设

在传统的班级建设和管理观念中,我们忽略了道德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把道德作为一种说教的形式,而没有把它融进班级的建设中去,深入到每个成员的灵魂中去使之与他们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融为一体。从而导致班级集体成员处于被管教、被控制的境地,产生反抗情绪。而道德共同体的形成,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将使班级集体成员从被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自我行为,激发他们的内在行为动力,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级共同体内部突出的关系网与更具社会特征的组织中的关系之间类型是不同的,前者更特殊、更富有意义和个性,它们造就一种折射出道德色彩的品质。正式因为有这样的道德色彩,成员们便有一种特殊的相互照料的道义感。道德共同体不再强调班主任的权威性,而是主张师生、生生以及家校共同过一种和谐富有道德的生活。首先,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肯定学生的价值,学生则会围绕这些价值建构他们的行为方式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而教师给予学生负面经验的刺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道德观念进而形成错误的道德习惯。其次,只有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才能形成一种班级群体成员内化了的感受和道德驱动为特征的团队精神。再次,和谐通畅的家校联系为道德共同体保驾护航,为学校以外的道德教育时间和空间做到无缝对接。

四、加强学习共同体

我们常常都觉得学习是个人的事情,是个人对点点滴滴知识和能力的累积,要促进个人的学习就必须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而后花更多的时间去指导他,同时还要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容易忽视班级共同体的作用。在共同体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是伙伴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通过共同体的效应产生激励机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1. 产生“最近发展区”

学生个体有差异,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认知方式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所不同、能力有高低。正如冯大鸣认为:在学习共同体中,知识作为某种既为个人所拥有同时又为共同体所拥有的东西而存在。个人与共同体互为知识源泉。随着整体所积累的知识的扩充,个人的知识也得以扩充。[ 4]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产生互补效应,取长补短。当有学生出现疑虑困惑时,其他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发不同的思考和碰撞,交流和讨论成为一种必然,知识的形成和深化、迁移成为活动的必然结果。无论是教师有意构建的或是学生无意的思维碰撞,不同思维的碰撞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新的“最近发展区”随时可能产生,促使学生达到最大限度地发展,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班级文化共同体不仅仅是“人”的共同体,还是“物”的共同体,如果只见“人”不见“物”,班级文化共同体也无法长远发展。班级中的每一处墙角、每一幅作品,都传递着育人思想,进行着文化表达。首先,班级里的软件装饰应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教室的立体空间进行环境布置,挖掘育人资源,发挥其陶冶功能、学习功能、激励功能,美育功能,彰显班级的文化品味。其次,学生生活、课堂生成、校外资源等都可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的理解认识层面和利用开发的行为层面入手。一方面,脱离对教科书的绝对依赖,立足学习者的视角,主动接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思考课程资源的内在联系和核心价值。另一方面,还需要掌握开发课程资源的技术工具,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经验紧密联结,不断累积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

五、重视关怀共同体

我们都知道爱与关怀是教育的本质含义,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每一个人都需要尊重和关怀。班级共同体是一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人人都能感受到浓烈的关怀之情。我们要使班级成为关怀的共同体,需改变班级管理的理念,明确班级集体成员的义务以及建立归属感。

1. 由管理走向服务

长期以来,班级的管理和建设都只是从加强控制的角度出发,班主任运用各种强制性的、僵化固定的措施,使班级表面上看符合学校公认的标准,管理有效得当。而实质上,以往班级成员的义务就是遵守老师或学校制定的规则,被动的接受,是政策的执行者和被管理者。集体成员只是服从于权威,被迫遵守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而共同体的班级则是立足于服务,把服务作为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新理念,在班级中营造一个关怀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要构建有特色的优秀班级,仅仅只是个体孤立的行动是不行的。只有在共享价值观的指引下,把自己的行动与班级的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把个人情感与集体情感融合,赋予爱与关怀,那么学生的遵守规章制度则会上升为行为自觉并乐于维护制度,班级建设由管理走向服务。

2. 建立“在场”归属感

关怀共同体不仅仅是情感意义上的关心,更是实际行动上的表示——使学生“在场”,并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要使学生有“在场”归属感,就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机会,担任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虽然是一个共同体关系,但它的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有自身的价值,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心理安全感。因此,在班级建立之初,首先就要提供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机会,让彼此相互熟悉彼此认同,情感上产生关怀意识;其次,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制度,保证人人“在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为班级管理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情。

通过以上四个维度的行动建设,我们得知班级不仅仅可以塑造成一个管理上严谨,同时文化上更加紧密的组织。班级文化共同体是班集体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是更好实现教育价值目标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四个维度的共同体构建体现班级管理不再局限于外在的控制和约束,而更加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

(作者单位: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